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后期史书有这样的记载:“中州沃土,半植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

明朝后期史书有这样的记载:“中州沃土,半植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快

C. 棉花已经广泛种植

D.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A 【解析】“中州沃土, 半植半棉”体现棉花已经种植较广, 但不是本质问题, 排除C;棉花属于经济作物而非农产品, 故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市场的信息,排除D;由 “尽归商贩”、“ 率从贸易”体现农产品以及生活用品与商业联系,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为中国古代社会某时段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②人口增长缓慢、土地种植面积缩小使农业税额徘徊

③商品经济活跃

④该时期经济结构转变为以工商业为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

A. 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B. 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C. 注重市场营销策略

D. 产品主要销往海外

 

查看答案

2007年12月29日,沉睡海底800年之久的宋代古船“南海I号”终于跨进了“新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接下来将着手制定详细的保护和考古方案,展开对“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工作,至少需要5~lO年。根据所学知识,可能会发现什么文物:

A. 景德镇的彩瓷大碗

B. 定窑的白瓷长颈瓶

C. 邢窑的青瓷瓶

D. 大量的五(粉)彩瓷

 

查看答案

据统计,安徽在两汉时共有76座县治城市,仅占全国的5%左右。其分布是淮北36座(47.4%)、江淮30座(39.5%)、皖南10座(13.1%)。安徽有50处确认的汉代城市遗址,大多规模较小。(数据摘自《安徽汉代城市的分布与建设》)这表明:

A. 统治者不重视江南地区的开发

B. 当时郡国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

C. 两汉时期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D. 汉代政治中心在我国北方地区

 

查看答案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雍正五年(1727年),清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这说明:

A. 明清两朝的统治政策逐步开明

B. 主佃之间的依附关系松弛

C. 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

D. 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