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
A. 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B. 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C. 注重市场营销策略
D. 产品主要销往海外
2007年12月29日,沉睡海底800年之久的宋代古船“南海I号”终于跨进了“新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接下来将着手制定详细的保护和考古方案,展开对“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工作,至少需要5~lO年。根据所学知识,可能会发现什么文物:
A. 景德镇的彩瓷大碗
B. 定窑的白瓷长颈瓶
C. 邢窑的青瓷瓶
D. 大量的五(粉)彩瓷
据统计,安徽在两汉时共有76座县治城市,仅占全国的5%左右。其分布是淮北36座(47.4%)、江淮30座(39.5%)、皖南10座(13.1%)。安徽有50处确认的汉代城市遗址,大多规模较小。(数据摘自《安徽汉代城市的分布与建设》)这表明:
A. 统治者不重视江南地区的开发
B. 当时郡国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
C. 两汉时期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D. 汉代政治中心在我国北方地区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雍正五年(1727年),清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这说明:
A. 明清两朝的统治政策逐步开明
B. 主佃之间的依附关系松弛
C. 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
D. 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
《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幅“公田不治”的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 周王室的衰微
B. 土地转让的停滞
C. 兼并战争频繁
D. 私田的大量开垦
元代并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 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C. 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D. 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