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统计,安徽在两汉时共有76座县治城市,仅占全国的5%左右。其分布是淮北36座(...

据统计,安徽在两汉时共有76座县治城市,仅占全国的5%左右。其分布是淮北36座(47.4%)、江淮30座(39.5%)、皖南10座(13.1%)。安徽有50处确认的汉代城市遗址,大多规模较小。(数据摘自《安徽汉代城市的分布与建设》)这表明:

A. 统治者不重视江南地区的开发

B. 当时郡国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

C. 两汉时期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D. 汉代政治中心在我国北方地区

 

C 【解析】材料中“安徽在两汉时共有76座县治城市,仅占全国的5%左右.其分布是淮北36座(47.4%)、江淮30座(39.5%)、皖南10座(13.1%)”可以看出汉代安徽地区城市的发展形成了形成北密南疏的格局,其根源在于当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不重视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A;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排除B;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雍正五年(1727年),清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这说明:

A. 明清两朝的统治政策逐步开明

B. 主佃之间的依附关系松弛

C. 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

D. 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

 

查看答案

《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幅“公田不治”的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 周王室的衰微

B. 土地转让的停滞

C. 兼并战争频繁

D. 私田的大量开垦

 

查看答案

元代并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 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C. 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D. 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查看答案

下图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B. 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C. 铁犁牛耕的出现

D. 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查看答案

材料一:1962年年中,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

                                         ——敢峰主编《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戴高乐》

材料二:由于特别的地缘政治原因,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此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或归宿……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即使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并不以第三国为目标或对象,这种关系也会对第三国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发生作用。”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戴高乐提出的法国外交的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外交目标提出的背景。

(2)运用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影响国家外交的决定性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