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评弹是一种盛行于江南地区的曲艺门类,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广为流传。1951年3月后评...

评弹是一种盛行于江南地区的曲艺门类,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广为流传。1951年3月后评弹书目一度停演。50年代末60年代初,评弹再次焕发了新春,许多传统书目被保存、整理和传承,同时大量新的评弹书目不断推出。评弹艺术的再度发展主要得益于(    

A.社会民众强烈需求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D.“”方向的提出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双百”方针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材料信息以评弹艺术为例,揭示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中国文艺繁荣发展德时代特征。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属于民众的心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与文艺事业繁荣有一定联系,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C;“二为”方针是1980年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双百”方针·概况及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B. 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C. 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D. 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查看答案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A.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 

B.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

C.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

D.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查看答案

据徐柯《可言》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    

A.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无作用   

B.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旧有统治秩序

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支持

D.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过程曲折

 

查看答案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李贽主张在自由竞争中“各遂千万人之欲”,王夫之鲜明地提出了“人无不自谋其生,上之谋之,不如其自谋”的命题,戴震亦认为“凡事之经纪于官府,恒不若各自经纪之责”。三者观点的共同之处是(      

A.反对重本抑末,主张“工商皆本”

B.反对闭关锁国政策,主张对外开放

C.反对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经济运作   

D.猛烈抨击封建伦理道德抑制人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