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

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B.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C.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相同压强下,沸点:C3F8 < C3H8

 

C 【解析】 试题分析:A.C3F8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呈锯齿形排列,不在同一直线上,故A错误;B.电子式中F原子最外层应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而不是2个,故B错误;C.分子中含有C-C和C-F键,分别为非极性键和极性键,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为极性分子,故C正确;D.C3F8与C3H8都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所以沸点:C3F8>C3H8,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物质结构、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分子极性判断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易错点是AB,注意多碳原子烷烃中结构特点,注意B中易漏掉孤电子对。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键,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PHB树脂可被微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有机物F是医药合成中间体。它们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

(1)化合物C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2)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试剂X的结构简式是             

(4)由化合物C合成PHB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a. 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b. 不与NaHCO3溶液反应,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二元羧酸。

 

查看答案

氢能的存储是氢能应用的主要瓶颈,配位氢化物、富氢载体化合物是目前所采用的主要储氢材料。

(1)Ti(BH42是一种过渡元素硼氢化物储氢材料。基态Ti原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________,基态Ti2+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           

(2)液氨是富氢物质,是氢能的理想载体,利用N2+3H22NH3实现储氢和输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NH3分子中氮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sp2杂化

b.NH4+与C1O4-、PH4+、CH4、BH4-互为等电子体

c.相同压强时,NH3的沸点比PH3的沸点高

d.电负性C<N<O , 第一电离能C< O < N

(3)Se与O同族,则 Se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4)富勒烯(C60)的结构如图甲,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1mol C60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            个.

(5)图乙为一个金属铜的晶胞,此晶胞立方体的边长为a pm,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金属铜的密度为ρ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mol﹣1(用含a、ρ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

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紧密联系。

(1)已知1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C(s)+H2O(g)=CO(g)+H2(g) ΔH=+130 kJ·mol-1,

2C(s)+O2(g)=2CO(g) ΔH=-220 kJ·mol-1。断开1 mol H—H键、O===O键分别需要吸收436 kJ、496 kJ的热量,则断开1 mol O—H键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A.332 kJ      B.118 kJ

C.462 kJ      D.360 kJ

(3)以CO2和H2O为原料制备HCOOH和O2的原电池原理如图.电极a、b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a:            ,b:          

(4)图中用石墨作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O2气体。则阳极产生ClO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阴极区pH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

Fe(s)+CO2(g)FeO(s)+CO(g) K1  

Fe(s)+H2O(g)FeO(s)+H2(g) K2  

H2(g)+CO2(g)H2O(g)+CO(g) K3 

又已知不同温度下,K1、K2值如右表:

温度/℃

K1

K2

500

1.00

3.15

700

1.47

2.26

900

2.40

1.60

 

(1)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O)=v(H2)

d.断裂2 mol H—O键的同时生成1 mol H—H键

(2)若500 ℃时进行反应①,CO2起始浓度为2 mol·L-1,2分钟后建立平衡,则CO2转化率为________,用CO表示的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图象不符合反应②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图中v是速率,φ为混合物中H2的体积百分含量)。

(4)900 ℃进行反应③,其平衡常数K3为____________(求具体数值),焓变ΔH__________0(填“>”“=”或“<”),理由是              

 

查看答案

工业制得的氮化铝(AlN)产品中常含有少量Al4C3、Al2O3、C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测定氮化铝(AlN)样品中AlN和Al4C3的质量分数(忽略NH3在强碱性溶液中的溶解)。

(1)实验原理 ①Al4C3与硫酸反应可生成CH4;

②AlN溶于强酸产生铵盐,溶于强碱生成氨气,请写出AlN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3)实验过程

①连接实验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y g,滴定管的读数为a mL。

②称取x g AlN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塞好胶塞,关闭活塞K2、K3,打开活塞K1,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硫酸,与烧瓶内物质充分反应,记录滴定管的读数为b mL。

③待反应进行完全后,关闭活塞            ,打开活塞         ,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NaOH溶液,与烧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填入该步应进行的操作),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z g。

(4)数据分析:①AlN的质量分数为         

②若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则所测气体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Al4C3的质量分数为         (假设该实验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  mol/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