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紧密联系。 (1)已知1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

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紧密联系。

(1)已知1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C(s)+H2O(g)=CO(g)+H2(g) ΔH=+130 kJ·mol-1,

2C(s)+O2(g)=2CO(g) ΔH=-220 kJ·mol-1。断开1 mol H—H键、O===O键分别需要吸收436 kJ、496 kJ的热量,则断开1 mol O—H键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A.332 kJ      B.118 kJ

C.462 kJ      D.360 kJ

(3)以CO2和H2O为原料制备HCOOH和O2的原电池原理如图.电极a、b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a:            ,b:          

(4)图中用石墨作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O2气体。则阳极产生ClO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阴极区pH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

 

(1)CH4(g)+2O2(g)=CO2(g)+2H2O(g)△H=-16QkJ/mol (2)C(3)a:2H2O-4e-=O2↑+4H+b:2CO2+4e-+4H+=2HCOOH (4)2H2O+Cl--5e-=ClO2↑+4H+;在阴极发生2H++2e-===H2↑,H+浓度减小,使H2OH++OH-的平衡向右移动,OH-浓度增大,pH增大。 【解析】 试题分析:(1)在25℃、101kPa下,1g甲烷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QkJ,则16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6QKJ,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16QKJ•mol-1。 故答案为:CH4(g)+2O2(g)═CO2(g)+2H2O(l)△H=-16QKJ•mol-1; (2)已知①C(s)+H2O(g)═CO(g)+H2(g)△H=+130kJ•mol-1, ②2C(s)+O2(g)═2CO(g)△H=-220kJ•mol-1 ①×2-②得:2H2O(g)═O2(g)+2H2(g)△H=(2×130+220)kJ•mol-1=480kJ•mol-1, 设O-H键能为akJ•mol-1,则4a-496-2×436=480,解得a=462,选项C正确。故选C。 (3)由图可知,左室加入水,生成氧气与氢离子,电极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右室通入二氧化碳,酸性条件下生成HCOOH,电极b表面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CO2+4e-+4H+═2HCOOH。 (4)由题意可知,氯离子放电生成ClO2,由元素守恒可知,有水参加反应,同时生成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Cl--5e-+2H2O=ClO2↑+4H+;电解中阴极H+浓度减小,使得H2O⇌OH-+H+的平衡向右移动,溶液的pH增大。 故答案为:2H2O+Cl- -5e-=ClO2↑+4H+;在阴极发生2H++2e-===H2↑,H+浓度减小,使H2OH++OH-的平衡向右移动,OH-浓度增大,pH增大。 考点:考查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

Fe(s)+CO2(g)FeO(s)+CO(g) K1  

Fe(s)+H2O(g)FeO(s)+H2(g) K2  

H2(g)+CO2(g)H2O(g)+CO(g) K3 

又已知不同温度下,K1、K2值如右表:

温度/℃

K1

K2

500

1.00

3.15

700

1.47

2.26

900

2.40

1.60

 

(1)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O)=v(H2)

d.断裂2 mol H—O键的同时生成1 mol H—H键

(2)若500 ℃时进行反应①,CO2起始浓度为2 mol·L-1,2分钟后建立平衡,则CO2转化率为________,用CO表示的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图象不符合反应②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图中v是速率,φ为混合物中H2的体积百分含量)。

(4)900 ℃进行反应③,其平衡常数K3为____________(求具体数值),焓变ΔH__________0(填“>”“=”或“<”),理由是              

 

查看答案

工业制得的氮化铝(AlN)产品中常含有少量Al4C3、Al2O3、C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测定氮化铝(AlN)样品中AlN和Al4C3的质量分数(忽略NH3在强碱性溶液中的溶解)。

(1)实验原理 ①Al4C3与硫酸反应可生成CH4;

②AlN溶于强酸产生铵盐,溶于强碱生成氨气,请写出AlN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3)实验过程

①连接实验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y g,滴定管的读数为a mL。

②称取x g AlN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塞好胶塞,关闭活塞K2、K3,打开活塞K1,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硫酸,与烧瓶内物质充分反应,记录滴定管的读数为b mL。

③待反应进行完全后,关闭活塞            ,打开活塞         ,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NaOH溶液,与烧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填入该步应进行的操作),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z g。

(4)数据分析:①AlN的质量分数为         

②若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则所测气体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Al4C3的质量分数为         (假设该实验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  mol/L)。

 

查看答案

在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中含有FeCl2杂质,为制得纯净的氯化铜晶体,首先将其溶于水后加少量盐酸配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进行提纯.

已知室温下,下列各物质的KSP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Ksp(25 ℃)

8.0×10-16

2×10-20

4.0×10-38

 

 

 

(1)下列物质都可以作为氧化剂,其中最适合本实验的是                

A.H2O2   B.KMnO4    C.HNO3    D.K2Cr2O7

写出你所选用的氧化剂在该实验中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物质Y是              ,沉淀E的化学式               

(3)从滤液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过滤、洗涤。

(4)假设加入Y之后Cu2+的浓度为0.02 mol/L,要使 Cu2+不水解,则加入Y后溶液的pH不能超过      

 

查看答案

恒温恒容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4(s)和CO(g),发生反应:

MgSO4(s)+CO(g) MgO(s)+CO2(g)+SO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n(MgSO4)/mol

n(CO)/mol

n(CO2)/mol

0

2.00

2.00

0

2

 

0.80

 

4

 

 

1.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0~2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2)=0.6 mol·L-1·min-1

B.反应在2~4 min内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没有变化

C.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1.0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0 mol MgSO4和1.00 mol CO,达到平衡时n(CO2)<0.60 mol

 

查看答案

某温度下,反应2A(g)B(g) Δ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b,则容器中可能使用了催化剂或恒温恒容下充入惰性气体

B.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气体,则a<b

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a<b

D.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a>b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