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由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在反射炉...

由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反射炉中,把铜精矿砂和石英砂混合加热到1 000 ℃左右,黄铜矿与空气反应生成Cu和Fe的低价硫化物,且部分Fe的硫化物转变为低价氧化物。该过程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射炉内生成炉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2)冰铜(Cu2S和FeS互相熔合而成)含Cu量为20%~50%。转炉中,将冰铜加熔剂(石英砂)在1 200 ℃左右吹入空气进行吹炼。冰铜中的Cu2S被氧化为Cu2O,生成的Cu2O与Cu2S反应,生成含Cu量约为98.5%的粗铜,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粗铜的电解精炼如图所示。在粗铜的电解过程中,粗铜板应是图中电极______(填图中的字母);在电极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粗铜中还含有Au、Ag、Fe,它们在电解槽中的存在形式和位置为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1)2CuFeS2+O2Cu2S+2FeS+SO2、2FeS+3O22FeO+2SO2;FeSiO3 (2)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 (3)c; Cu2++2e-=Cu; Au、Ag以单质的形式沉积在c(阳极)下方,Fe以Fe2+的形式进入电解液中。 【解析】 试题分析:(1)在反射炉中,把铜精矿砂和石英砂混合加热到1 000 ℃左右,黄铜矿与空气反应生成Cu和Fe的低价硫化物,Cu有+1、+2价;Fe有+2、+3价,且部分Fe的硫化物FeS转变为低价氧化物FeO。根据原子守恒及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在该过程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CuFeS2+O2Cu2S+2FeS+SO2 2FeS+3O22FeO+2SO2;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该物质与FeO发生反应产生FeSiO3,因此反射炉内生成炉渣的主要成分是FeSiO3;(2)冰铜(Cu2S和FeS互相熔合而成)含Cu量为20%~50%。转炉中,将冰铜加熔剂(石英砂)在1 200 ℃左右吹入空气进行吹炼。冰铜中的Cu2S被氧化为Cu2O,生成的Cu2O与Cu2S反应,生成含Cu量约为98.5%的粗铜,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3)粗铜的电解精炼如图所示。在粗铜的电解过程中,粗铜板应该与电源的正极连接,作阳极,精铜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作阳极,所以粗铜板应该是图中电极c;在阴极电极d上,溶液中的Cu2+获得电子变为单质铜,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若粗铜中还含有Au、Ag、Fe,在电解时,活动性比Cu强的金属Fe失去电子,被氧化变为Fe2+进入电解质溶液,而活动性比Cu弱的金属Au、Ag则以单质的形式沉积在阳极c的底部,俗称阳极泥。 【考点定位】考查金属冶炼过程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电解精炼铜的有关知识。 【名师点睛】电解是在电流的作用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与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为阳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电极为阴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若电极材料是活性电极(除金、铂及石墨以外的电极),则在阳极是电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是溶液中的阳离子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离子放电顺序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相反,而Fe3+放电能力比Cu2+强;若是惰性电极,则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放电顺序是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电解方法可以冶炼金属、金属的精炼、电镀等。在金属精炼时,不纯的金属为阳极,纯的金属为阴极,含该金属的盐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在不纯金属中,活动性比该金属强的金属氧化为金属离子进入电解质溶液,活动性比该金属弱的金属以单质的形式沉积在阳极底部,俗称阳极泥。在电镀时,以镀层金属为阳极,以镀件为阴极,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常温下均为气体,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满分5 manfen5.com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___________。(填“a”或“b”)

(2)打开B的活塞,A中氯酸钠和稀盐酸混和产生Cl2和ClO2,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已吸收ClO2气体的稳定剂Ⅰ和Ⅱ,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Ca2+

Mg2+

Fe3+

开始沉淀的pH

11.9

9.1

1.9

完全沉淀的pH

13.9

11.1

3.2

已知:Ksp(BaC2O4)= 1.6×10–7,Ksp(CaC2O4)= 2.3×10–9

(1)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制1mol/L盐酸,除烧杯外,还需要使用下列玻璃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

a.容量瓶    b.量筒   c.玻璃棒   d.滴定管

为了加快毒重石的酸浸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2)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8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Ⅱ中含__________(填化学式)。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Ⅳ的步骤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____。

(4)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

已知:2CrO42—+2H+=Cr2O72—+H2O     Ba2++CrO42—=BaCrO4

步骤Ⅰ 移取x mL一定浓度的N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体积为V0 mL。

步骤Ⅱ:移取y mL 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x mL与步骤Ⅰ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 mL。

氯化钡溶液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1(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若步骤Ⅱ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则Ba2+浓度的测量值将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

C、N、Na、Cu、O、Si、S、Cl是常见的八种元素。

(1)S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Na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2)用“>”或“<”填空:

非金属性

离子半径

热稳定性

酸性

N____Cl

S2-__Na

NH3____H2O

H2SO4__HClO

(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 ℃、101 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5mol CuCl(s),放热66.6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分子(CN)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CN)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类似,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 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Z2、X2M2、M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B.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

C.原子半径:Z>Y>X

D.由Z、W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查看答案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满分5 manfen5.com

A.Y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弱于Z

B.W、X、Y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X

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大于Y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