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高锰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强氧化剂,实验室制备高锰酸钾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M...

高锰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强氧化剂实验室制备高锰酸钾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MnO2熔融氧化:3MnO2+ KClO3+ 6KOH 满分5 manfen5.com 3K2MnO4+ KCl+3H2O

K2MnO4歧化:3K2MnO4+ 2CO2=2KMnO4+ MnO2↓+2K2CO3

已知K2MnO4溶液显绿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MnO2熔融氧化应放在               中加热(填仪器编号)。

①烧杯    ②瓷坩埚   ③蒸发皿    ④钨坩埚

(2)在MnO2熔融氧化所得产物的热浸取液中通入CO2气体,使K2MnO4歧化的过程在如图装置中进行,A、B、C、D、E为旋塞,F、G为气囊,H为带套管的玻璃棒

满分5 manfen5.com

①为了能充分利用CO2,装置中使用了两个气囊。当试管内依次加入块状碳酸钙和盐酸后,关闭旋塞B、E,微开旋塞A, 打开旋塞C、D,往热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未反应的CO2被收集到气囊F中。待气囊F收集到较多气体时,关闭旋塞          ,打开旋塞            ,轻轻挤压气囊F,使CO2气体缓缓地压入K2MnO4溶液中再次反应,未反应的CO2气体又被收集在气囊G中。然后将气囊G中的气体挤压入气囊F中,如此反复,直至K2MnO4完全反应。

②通入CO2后,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滤纸上,观察到                证明歧化反应已发生。

(3)将三颈烧瓶中所得产物进行过滤,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浓缩,自然冷却结晶,过滤,得到针状的高锰酸钾晶体。本实验应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来干燥产品,原因是___________。

(4)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进行高锰酸钾纯度分析,原理为: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现称取制得的高锰酸钾产品7.245g,配成500mL溶液,用滴定管量取25.00 mL待测液,用0.1000 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液进行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体积为50.00mL(不考虑杂质的反应),则高锰酸钾产品的纯度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已知M(KMnO4)=158g·mol-1)。若量取待测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或烘干,则最终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不变”)

 

(1)④(2分) (2)①A、C(2分);B、D、E(因D本就打开的,回答B、E 也给分,2分)。 ②滤纸上出现紫红色。(2分,能答对颜色即给分) (3)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2分) (4)87.2% (符合有效数字要求,比较接近的数据均给分,3分) 偏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熔融固体物质需要在坩埚内加热,加热熔融物中含有碱性KOH,瓷坩埚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氧化钾反应,所以应用铁坩埚,所以④正确;(2)①待气囊F收集到较多气体时,需要将气囊F中二氧化碳排出到热K2MnO4溶液中,所以需要关闭A、C,打开B、D、E,轻轻挤压气囊F,从而使CO2气体缓缓地压入K2MnO4溶液中再次反应,答案为:A、C;B、D、E;②由于K2MnO4溶液显绿色,所以用玻璃棒蘸取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点在滤纸上,若滤纸上只有紫红色痕迹,无绿色痕迹,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3)蒸发溶液获得高锰酸钾时不能蒸干,避免固体飞溅及高锰酸钾的分解,所以应该加热到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并且应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来干燥产品,避免高锰酸钾晶体受热发生分解,答案为: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4)50mL 0.1000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中含有醋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05L=0.005mol,根据反应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可知,消耗0.005mol醋酸钠需要消耗高锰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5/2=0.002mol, 500mL配制的样品溶液中含有高锰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500/25=0.04mol,则样品中含有高锰酸钾的质量为:0.04mol×158g?mol-1=6.32g,则高锰酸钾产品的纯度为:6.32g/7.245g×100%=87.2%;若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或烘干,则导致待测液浓度减小,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小,答案为:87.2%;偏小 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I)在一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X(g) + Y(g) 满分5 manfen5.com 2Z(g)  ,已知将2molX和1molY充入该容器中,反应在绝热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pmol。回答下列问题:

(1)若把2molX和1molY充入该容器时,处于状态I,达到平衡时处于状态II(如图1),则该反应的△H        0; 熵变S___     __0  ( 填:“< ,> ,= ”)。该反应在            (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满分5 manfen5.com

(2)该反应的v-t图像如图2中左图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像如图2中右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a2  b1<b2  t1>t2  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3)若该反应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的气体密度:A<C

C.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  

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满分5 manfen5.com

(II)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g) + nB(g) 满分5 manfen5.com pC(g) ,在一定温度和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压强p/Pa

2×105

5×105

1×106

c(A)/mol·L-1

0.08

0.20

0.44

(1)当压强从2×105 Pa增加到5×105 Pa时,平衡                移动(填:向左, 向右 ,不)

(2)维持压强为2×105 Pa,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中共有amol气体,再向体系中加入bmol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是                mol。

(3)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上述三个压强下分别发生该反应。2×105 Pa时,A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图4,请在图4中补充画出压强分别为5×105 Pa 和1×106 Pa时,A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4上画出曲线并标出相应压强)。

 

查看答案

XYZR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R同周期。相关信息如下:

 

相关信息

X

单质为双原子分子。若低温蒸发液态空气,因其沸点较低可先获得X的单质

Y

含Y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

Z

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R

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I.(1)Z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Y、Z、R简单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2)由X、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常温下为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甲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且分子里X、Z两种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甲遇水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则甲的结构式为                

(3)化合物乙(Y2R)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Y2R2,其溶液显黄色。则Y2R2的电子式为                ,写出乙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生成Y2R2的化学方程式                

II.元素X与氢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如丙、丁、戊。

(4)丙为一元弱酸,酸性与醋酸类似,对热十分稳定但受撞击就爆炸。8.6 g丙爆炸分解生成H2和6.72 L(标况下)X2。写出其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5)丁为离子化合物,遇水反应生成H2和气体戊,标况下戊的密度为0.76 g·L-1,则物质丁的化学式为           

(6)戊在高温条件下能还原Fe2O3,生成两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人提出生成的产物中可能还有Fe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用化学方法)                     

 

查看答案

聚合物G可用于生产全生物降解塑料,在“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关转化关系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分子式为                 ,B的结构简式为               

(2)请写出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3)反应①~④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4)写出由F生成聚合物G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某试液中只可能含有KNH4Fe2+Al3+ClSO42-CO32-AlO2 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1。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无法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Al3+、Cl

B.滤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NH4、Fe2+和Ba2+

C.无法确定沉淀C的成分

D.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H4、Fe2+、Cl、SO42-

 

查看答案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若将适量CO2 通入0.1 mol·L-1Na2CO3溶液中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溶液中(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2c(CO32ˉ)+ c(HCO3ˉ)= 0.1 mol·L-1

B.在25℃时,将c mol·L-1的醋酸溶液与0.0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2×10-9/(c-0.02)

C.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pH=3硫酸和pH=11一元碱B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碱性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溶液与NaCl溶液中离子总数大小:N<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