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I)在一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X(g) + Y(g) 2Z(g...

(I)在一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X(g) + Y(g) 满分5 manfen5.com 2Z(g)  ,已知将2molX和1molY充入该容器中,反应在绝热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pmol。回答下列问题:

(1)若把2molX和1molY充入该容器时,处于状态I,达到平衡时处于状态II(如图1),则该反应的△H        0; 熵变S___     __0  ( 填:“< ,> ,= ”)。该反应在            (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满分5 manfen5.com

(2)该反应的v-t图像如图2中左图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像如图2中右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a2  b1<b2  t1>t2  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3)若该反应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的气体密度:A<C

C.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  

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满分5 manfen5.com

(II)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g) + nB(g) 满分5 manfen5.com pC(g) ,在一定温度和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压强p/Pa

2×105

5×105

1×106

c(A)/mol·L-1

0.08

0.20

0.44

(1)当压强从2×105 Pa增加到5×105 Pa时,平衡                移动(填:向左, 向右 ,不)

(2)维持压强为2×105 Pa,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中共有amol气体,再向体系中加入bmol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是                mol。

(3)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上述三个压强下分别发生该反应。2×105 Pa时,A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图4,请在图4中补充画出压强分别为5×105 Pa 和1×106 Pa时,A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4上画出曲线并标出相应压强)。

 

( I )(1)<(1分),<(1分),低温(1分) (2)②③⑤(3分) (3)B D(2分) (II)(1)不(2分) (2)a+b(2分) (3)(3分)   【解析】 试题分析:(Ⅰ)(1)由图可知状态Ⅱ的压强大于状态Ⅰ压强的2倍,所以平衡逆向移动,反应在绝热条件下进行,逆向进行,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已知2X(g)+Y(g)?2Z(g),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混乱度减小,△S<0;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2)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所以b1<b2,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所以t1>t2,平衡不移动,则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答案为:②③⑤; (3)A、已知压强A点小于C点,压强越大速率越快,所以反应速率A<C,A错误; B、压强越大,体积越小,密度越大,所以气体密度:A<C,B正确; C、 B、C两点的X的体积分数相同,则气体物质的量相同,所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C错误; D、由状态B到状态A,压强相同,温度不同,所以可以通过升温使状态B到状态A,D正确;答案为:BD; (Ⅱ)(1)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压强从2×105Pa增大为5×105Pa时,压强增大2.5倍,体积变为1/2.5倍,浓度由0.08增大为0.20mol?L-1,也增大2.5倍,所以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答案为:不; (2)由(1)可知,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所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中共有amol气体,再向体系中加入bmol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是a+b; (3)2×105与5×105 Pa时A的转化率不变,反应时间缩短,1×106 Pa时,平衡逆移,A的转化率减小,反应速率增大,时间缩短,依此作图为: 考点:化学平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XYZR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R同周期。相关信息如下:

 

相关信息

X

单质为双原子分子。若低温蒸发液态空气,因其沸点较低可先获得X的单质

Y

含Y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

Z

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R

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I.(1)Z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Y、Z、R简单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2)由X、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常温下为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甲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且分子里X、Z两种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甲遇水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则甲的结构式为                

(3)化合物乙(Y2R)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Y2R2,其溶液显黄色。则Y2R2的电子式为                ,写出乙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生成Y2R2的化学方程式                

II.元素X与氢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如丙、丁、戊。

(4)丙为一元弱酸,酸性与醋酸类似,对热十分稳定但受撞击就爆炸。8.6 g丙爆炸分解生成H2和6.72 L(标况下)X2。写出其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5)丁为离子化合物,遇水反应生成H2和气体戊,标况下戊的密度为0.76 g·L-1,则物质丁的化学式为           

(6)戊在高温条件下能还原Fe2O3,生成两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人提出生成的产物中可能还有Fe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用化学方法)                     

 

查看答案

聚合物G可用于生产全生物降解塑料,在“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关转化关系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分子式为                 ,B的结构简式为               

(2)请写出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3)反应①~④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4)写出由F生成聚合物G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某试液中只可能含有KNH4Fe2+Al3+ClSO42-CO32-AlO2 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1。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无法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Al3+、Cl

B.滤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NH4、Fe2+和Ba2+

C.无法确定沉淀C的成分

D.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H4、Fe2+、Cl、SO42-

 

查看答案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若将适量CO2 通入0.1 mol·L-1Na2CO3溶液中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溶液中(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2c(CO32ˉ)+ c(HCO3ˉ)= 0.1 mol·L-1

B.在25℃时,将c mol·L-1的醋酸溶液与0.0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2×10-9/(c-0.02)

C.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pH=3硫酸和pH=11一元碱B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碱性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溶液与NaCl溶液中离子总数大小:N<N

 

查看答案

某同学按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B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 K 闭合时,在交换膜处 SO42一从右向左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溶液中c(A2+)减小

B.B的电极反应:B-2e- =B2+

C.y电极上有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初期,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一段时间以后沉淀逐渐溶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