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词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古诗词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 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 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 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

 

1.B 2.诗句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解析】 1.B“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鸡鸣见日升”仅仅是“闻说”而已。 2.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深刻哲理。理解诗句大意后,结合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解读。“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这两句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同时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高度决定眼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请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2018莆田质检)这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2018莆田质检)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气势磅礴,情境雄健,语言壮丽,体现了豪放派的写作风格。

B.词人从实、虚两方面来表达报国情怀,起笔“醉里挑灯看剑”通过虚写表达忧国之情。

C.上阕和下阕的最后一句分别描写了理想和现实中的词人自身,雄壮与悲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

D.词人善于化用典故入词,用“的卢”写战马,不但突出了战马飞腾的雄姿,而且有力地烘托了骑马人的勇猛。

2.(2018泉州质检)“沙场秋点兵”中的“秋”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秋”渲染的氛围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2018泉州质检)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词人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只能在“梦”中驰骋沙场,快意一时。

B.“八百里”描写军营连成一片,极其广大,“塞外”表明写作这首词的地点。

C.“飞快”“弦惊”以点代面,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

D.“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词人希望借此赢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

2.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辛弃疾写给好友陈同甫的一首词,全词以“壮”语贯穿始终。

B.上片有对沙场点兵军容的描绘,并用“秋”字给整个场面增添肃杀之气。

C.下片写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D.全词采用写实的手法,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善战的将军形象。

2.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等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B.“沙场秋点兵”一句肃穆庄严,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位豪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

C.结语“可怜白发生”一句,仅仅表明了词人在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

D.这首词先描述军旅生活,再写过去的战争场景,最后抒发报国无路的感慨,可谓情景交融。

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加线句子的壮观场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