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①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①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我们小时候背诵过的诗词,似乎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于脑海。

②可见,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是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这就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因此,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③古人云,“          ”。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必须要多读多记,才会烂熟于心、出口成章。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④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⑤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许多孩子只记住了这四个字,但究竟什么叫沉郁顿挫、怎么沉郁顿挫的、为什么沉郁顿挫却一概不知,更不用说再进一步去了解杜甫这个人和他背后的时代。某地考试时,出题人出了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明是赏心乐事,但学生总认为杜甫就应该是沉郁顿挫的,所以强行歪解,硬要把诗意往愁闷失意上引。如此古诗文教育显然与文化传承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⑥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心中再次涌现出这句诗时,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的意境和感情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所以,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

⑦当我们从小诵读古诗文、练就“童子功”时,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就个人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民族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接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

⑧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成长,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我们心中刻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才有十足的底气,才能生生不息。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论据填在选文第③段空格上(    )

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D.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3.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1.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2.D 3.举例论证,列举了由于学生不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在考试中对他的诗句进行了歪解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的观点,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有说服力。 4.首先提出了“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的观点,然后引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再用小时候我们对诗句的粗浅理解和若干年后的深刻理解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来证明这一观点,最后得出“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的结论。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结合本文内容来看,标题即交代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同时文章在第二段末句也明确地提出论点,即“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2.本题考查论据的选择,论据必须为论点服务。文章第三段主要论证“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必须要多读多记,才会烂熟于心、出口成章”,A句主要表现读书对写作的好处,不符合;B句强调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符合;C句主要表现读书的作用,即读书可以医愚,不符合;D句,突出熟读熟记的好处。故选D。 3.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要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从“比如”一词可以看出此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学生因为不理解而歪解杜甫诗歌的例子,体现了理解在诗词学习中的重要性,具体生动地论证了第④段中“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文章第⑥段,先提出了“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的观点,然后分别用道理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证明这一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可据此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发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有删改)

(注释)①委:水流所聚,汇集。②练:白色丝绢。③愀然: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④泫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⑤束发:年纪轻。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至若春和______

(2)而长烟一空______

(3)左迁此地______

(4)泫然不能自______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则时而乐耶/有可哭

B. 长烟一空/异二者之为

C. 然则何时乐耶/思不学则殆

D. 物喜/刀劈狼首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乙)文作者为什么认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5.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昼夜之美景,乙文第二段描写的是洞庭湖一日之中的不同景象。

B. 甲文中“把酒临风”与乙文中“取酒共酌”两句,都是古代文人借酒释怀的真实写照。

C. 乙文描写岳阳楼耸立于江湖交汇的地方,楼前正对着君山,楼的景观因水而雄壮,因山而美丽。

D. 乙文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上午“闲淡”,中午“雄快”,傍晚“愀然以悲”。

 

查看答案

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叠词,请结合具体内容,赏析其妙处。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

(1)小时候/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2)老骥伏枥,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3)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__________,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诗经·蒹葭》)

(7)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庄子》)

(8)在《与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B.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C. 余光中的《乡愁》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时代、特殊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

D.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格列佛游记》用类似纪实的手法,生动记述了格列佛在海上诸岛经历的形形色色的事件。

 

查看答案

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冷峻   尴尬   廖廓   自然真挚   婉约清秀

(2)淳厚   曙光   忸怩   甜淡纯净   博识睿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