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冷峻 尴尬 廖廓 自然...

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冷峻   尴尬   廖廓   自然真挚   婉约清秀

(2)淳厚   曙光   忸怩   甜淡纯净   博识睿智

 

(1)“廖”改为“寥” (2)“甜”改为“恬”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寥廓”意思是高远空旷;“恬淡”指恬静,安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梦想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珍贵礼物。它推动着人类从蛮荒时代走到现代化大工业的今天。有了梦想,车载斗量的日子里不觉得压抑;有了梦想,成长的道路旁增添了风景;有了梦想,          ;有了梦想,         

梦想是每个人生命之歌中不可或缺的乐章,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少追寻。追寻是梦想成功的源泉,追寻是梦想起飞的跑道。追寻的路上可能磕绊绊,跌跌撞撞,也可能顺顺利利,平平稳稳。无论怎样,只有积极努力地去追寻,梦想就一定会成真。

因为,追寻是梦想成功的主旋律。

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用诚的心去多姿多彩、精致美丽的描绘梦想的蓝图,去谱写那激昂奔放丽的追寻篇章!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词语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磕绊绊(    )   ②诚(    )   ③永(    )   ④丽(    )

(3)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句子)

(4)请在语段中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与前面句子句式相同。

 

查看答案

(题文)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边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情绪答道:“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边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很健全。”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全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全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乃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我们知道人类的丰硕成果、辉煌业绩、伟大事业,往往要历经磨难,走过痛苦的征程才能取得。你有过痛苦的经历吗?对痛苦有何认识?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初中三年,转瞬即逝。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 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往昔欢乐在眼前;后半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3)(探究材料)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 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 他整整奋斗了 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 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你不冷漠,世界就温暖

燕子

①一入冬,租住的房子暖气就不热。一天,我拨通了维修工的电话,对方问清楚我的住所,然后说他得40分钟才能赶过来,便匆匆挂了电话。

②半个小时过后,响起了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个工人模样的中年男人。他气喘吁吁地进屋,我说:“看把您累的,刚才电话里忘记叮嘱您路上慢一些,车多,注意安全。”男人笑了,说:“冲你这句话,我一定得给你修好暖气。”

③接下来,男人给每组暖气放气。放完气,男人的表情显得有些尴尬:“不好意思,能不能用用你的卫生间?”

④“没有关系,您可以用。”

⑤男人进去了,却不见出来。我猛然想起马桶漏水,家里一直接水管里的水来冲马桶。于是我喊道:“您不用冲,我来处理吧。”

⑥门开了,男人出来了:“我已经给你把马桶修好了。”

⑦我心想这真是个意外之喜。抬头一看,男人额头和鼻梁上都亮晶晶的,我赶忙递上了一杯水,男人接过来,一饮而尽,连声说着“谢谢”。

⑧男人又到各房间查看暖气,发现还是不热,又去楼道里查看。半个小时过去了,男人进来说:“应该能热了,如果不热,我再过来处理。”说完,转身要走。

⑨我说:“您洗洗手再走吧。”

⑩“不用洗了。”男人说,“干我们这个活儿的经常是这样。”

B11“别,您来的时候干干净净,走的时候怎么能脏兮兮的呢?您还是洗干净手再走吧。”

B12男人不再坚持,洗手之后愉快地与我道别。我叮嘱道:“路远,车多,注意安全。”刚一出门,男人竟然吹起了口哨,我侧耳聆听,那是一首欢乐的曲子。我想,此刻,男人的心中一定荡漾着快乐的涟漪,一波,又一波。

B13也是一个隆冬季节。一天中午下班后,狂风刮得正猛,鹅毛般的雪花漫天飞舞。我骑着自行车逆风而行,异常艰难。

B14走了不到一半路,突然,车轱辘无法转动,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我一边诅咒着这恶劣的天气,一边小心翼翼地推着车。路上鼓起的黑冰像一道道狰狞的伤疤,让人看了不免胆战心惊。一不留神,我重重地摔了一跤,车把歪了,车筐变了形,衣服上也脏了。

B15我狼狈不堪地推着车,好不容易把车推到修车铺。修车师傅正要收摊,看我过来,停下来,拿出工具简单地帮我处理了一下,说:“能骑回家,等天好的时候再修吧。”

B16我问:“多少钱?”

B17“这点小活儿不要钱,你赶紧走吧。”说着,又埋头收拾工具。

B18“那怎么行,这天寒地冻的,您出来工作多不容易。”说着,我把五元钱递了过去。师傅推辞,我还是塞进了他的衣袋。

B19正要转身离去,令人意外的一幕发生了:师傅一把扯住了我的车子,说:“你等等。”说完,走到前面来,把车把扭正了,把车筐也修好了,然后把车子往前推了几步,拿出扳子又给紧了几个螺丝。

B20“你走吧,这回车子好骑了。”师傅笑眯眯地说。

B21我骑上车,果然轻快无比。风依旧刮得很猛,雪花依旧洋洋洒洒地飘落。但是我的心中却感到异常温暖,觉得这天地苍茫中自有一种温暖诗意在静静流淌。

B22曾经听不少人在抱怨,说什么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我从来不这样认为。相反,于我而言,生活中的小美好小幸福俯拾皆是,犹如芬芳缤纷的花儿时时开在心田,让我感到人心的温度和生活的亮度。

B23其实,只要你愿意付出爱,你就会得到爱的丰厚回馈。要知道,你不复杂,世界就简单;你不污浊,世界就纯洁;你不冷漠,世界就温暖。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15年08期,有改动)

1.文章以“你不冷漠世界就温暖”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结合语境说说第B12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我想此刻男人的心中一定荡漾着快乐的涟漪一波又一波。

(2)结合语境赏析第B21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风依旧刮得很猛雪花依旧洋洋洒洒地飘落。

3.文章第B14段写道:“一不留神我重重地摔了一跤车把歪了车筐变了形衣服上也脏了”作者安排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

4.结合文中内容分析修暖气的男人和修自行车的师傅在性格上有哪些共同点?

 

查看答案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①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枲之属,皆②不私藏,与众共之,故③可同处。子果④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⑤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⑥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⑦暮,与老人同出。

(节选自康与之《昨梦录》)

(注释) ①谓:对……说②皆:都③故:所以④果:如果假若⑤授:给予⑥戒:告诫⑦迫:临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溪行

(2)芳草鲜美

(3)老人杨氏入山之大穴

(4)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选出“乃”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见渔人大惊

A.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 奔倚其下

C. 当立者公子扶苏

D. 家祭无忘告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甲)文中桃花源的人为什么叹惋?(乙)文中“穴中人”为什么不让杨氏“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呢?

5.说说(甲)(乙)两文中的隐居避世者们都过着怎样的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