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用学过的符号修改下面文段中三处画线部分的不妥之处。 重视我的人,我感谢他们。是...

请用学过的符号修改下面文段中三处画线部分的不妥之处。

重视我的人,我感谢他们。是他们教导了我的信心,坚定了我的信念,让我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当我得意时,一句适时提醒,可使我那颗浮躁的心重新又沉静下来;当我成功时,一句及时的鼓励,会让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又平添百倍的热情。鄙视我的人,我也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认清自己,使我知道自己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他们批评我、讥讽我、摒弃我,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都像利剑一样一次次抽打在我身上,鞭策我继续拼命前行——虽然很痛,但每一次鞭策都加快了我前进的步伐。

 

①“教导”改为“确立、树立”;②“成功”改为“失意、失败”;③“利剑”改为“皮鞭”。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 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①句中“教导”与“信心”搭配不当,应该把“教导”改为“树立”。②句“当我成功时”与后面的语境不符,应该把“成功”改为“失败”。③句中“利剑”与“抽打”搭配不当,应该把“利剑”改为“皮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一些年轻人在真人秀节目中或谈追梦艰辛,或谈家境贫寒,或谈身处逆境,或谈亲人不幸等。有人认为他们战胜现实,勇于追梦;有人则认为他们用“悲惨故事”来博取同情。请你就此发表看法,4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面是《骆驼祥子》相关内容的叙述,先画出错误之处,然后在横线上改正。

⑴ 祥子依然更加努力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刘四爷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终于被现实击倒,为了拉上车,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⑴ 黄绿错综的一条大_______子       

⑵ 无边无yín________的高原

⑶ 它没有屈曲盘旋的qiú______枝   

⑷ 那枝干秀qí的_______楠木

⑸ 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且_______轻怕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你看到‚“财富”二字时,可能会想到家里的财产、父母的地位等,其实,财富的内涵很丰富:师友的支持,亲人的关爱是财富;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格是财富;就连那遭遇的挫折,经历的失败,也可能成为一个人的财富…… 

请以“最宝贵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健康,不要原文照抄提示语;③标点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班名等有关信息。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攥一把芳香的泥土

厉彦林

①故乡三面环山,土地不贫瘠也不肥沃,依然保留着传统农耕文明的习俗和风貌。置身故乡的田间地头,格外兴奋踏实。泥土的故乡,扎满我生命的根须,是我心灵皈依和朝拜的圣地。

②我和妻子借假日回到地处沂蒙山区东部的老家。早饭后,跨进父母精心打理的菜园,只见一片片韭菜、大蒜、小葱、白菜、生菜,你挤我,我挨你,长得亲密而兴旺。夜晚与爹娘拉呱半宿,像品尝味道醇正的陈酿,甘美香甜,余味悠长。盖着母亲提前晾晒过的被子,有一股阳光的味道扑面而来,勾起许多记忆。

③难忘童年时代,我放学后扔下书包就去沟底岭剜菜、割草、放羊。麦苗浇过返青水,麦苗间弥漫着薄薄的雾气,伴随各种野花的清香,沁人心脾。夏季,田间、沟底、河沿上的野草紧紧抓住大地,长得墨绿、茁壮、坚韧,那是上等的牲畜饲料。

④我深爱土地,缘于我的祖辈,尤其是我的爷爷。爷爷一生坎坷,七八岁时就为富裕人家放牛。后来,有了自己的土地,便把土地当作命根子,无论是耕种、管理、收获,都精掐细算,妥妥帖帖。每次下地,必须先把鞋脱了,直接光着脚板。爷爷说,地是通人性的,可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了,庄稼也就不爱长了。因而全家人把土地当作恩人、亲人,春夏秋冬,义无反顾地爱惜、保护着。

⑤父亲就像能感觉到土地的体温和脉动。他经常把责任田深翻整平、刨垄调畦,体味土地苏醒的喧哗与冲动。记得那年播种前,父亲走到地中央,深深刨了几镢头,轻轻跪下右腿,将十指插入泥土中,用力攥一把,看一看土地的墒情,放到鼻子前闻一闻,口里念叨着:“这土,多润呀!这土,多香呀,这土,多肥呀!肯长庄稼,种啥都成!”那是父亲一生重复了许多次的庄重礼仪和独特享受。人勤地不懒。那普通的土坷垃,在串串汗珠的浸润下,长出一茬茬小麦、地瓜、苞米,点缀着全家人幸福的鼾声。那把弯弯的镰刀,在父母布满老茧的手里,飞快地收割生活的希望。 

⑥记得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捏泥巴、塑泥哨、摔跤等游戏,每项游戏都离不开泥土。山地上的土壤是砂土质的,干净,爽气。大家沐浴着温煦的阳光,手里抓满温软的浮土,让土从指缝里慢慢漏下来,看细土在头皮上、脖子上、肩膀上、胳膊上水一样流淌,挂在密密的汗毛上,一会工夫,个个除了眼睛外,都成了“泥娃娃”。然后跳到池塘或河溪中冲洗干净,周身光滑。那是多么惬意和幸福的童年!

⑦游子在外,根依然扎在故乡的泥土中,血液依然流淌在那片土地上。因为心里装着乡村的碾磨、土坯房、庄稼地和亲人,于是就有了根深蒂固的乡情和刻骨铭心的故园情结。

⑧年复一年,土地一声不吭地奉献着。只要用犁深翻,依然露出一层层新土。万物生长于泥土,又回归于泥土。故乡的土地上,有我的祖辈辛勤耕耘的足痕和生活艰辛的泪滴,记载着一代代人的苦乐、荣辱与辉煌,包括安睡在山坡上的坟墓;又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新生命,常有婴儿清脆的啼哭划破山乡的黎明……

⑨赤脚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攥一把芳香的泥土,一股地气从脚底板一下传遍全身,顿增许多昂扬向上的力量。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爷爷、父亲和童年的“我”对土地的感情都很深厚,请结合内容,分别概括爷爷、父亲和童年的“我”与土地间的事情。

2.第 ①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3.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标题中“芳香”一词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