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 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 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 -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D. “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根据停顿来填写标点。A“尝试拥有”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武广高客”的通车使“早食热干面,午食叉烧包”不再是梦想。

B. 专家指出,针对前不久“山西地震谣言”事件,国家必须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和打击力度,以便有效遏制通过网络散播流言这一恶劣现象。

C. 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 《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颇为亲切地规劝年轻人“别熬夜”。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著名教学论专家杨启亮先生的话震撼心灵:“每每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写字,不喜欢汉语言文学,不喜欢千古传诵的诗词歌赋,----无知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看到黄河---- 一样,会----感慨却欲哭无泪,这真是令人----的语文教学的命运,因为语文是母语,母语是母亲说的话……”

A. 茫然 截流 凄然 心灰

B. 凄然 截流 茫然 心碎

C. 凄然 断流 茫然 心灰

D. 茫然 断流 凄然 心碎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 落寞 晕(yùn)圈 谦(qiān)卑 大彻大悟

B. 秀颀 袅(niǎo)挪 蹂躏(lìn) 吹毛求疵

C. 镂空 冗(róng)杂 自艾(yì) 鸦鹊无声

D. 慨叹 骁(xiāo)勇 匮乏(kuì) 稍纵即逝

 

查看答案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个繁花似锦的花园,不管曾经是贫穷还是富裕,在那片土地上永远盛开着天真、快乐、幸福、甜蜜的花朵,值得用一生去回忆。美好的童年对你来说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回忆起来,你会觉得有太多的东西留在那个花园里。

请将题目“留在童年花园里的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说明文阅读

严冬漫话热对流

①刚入冬那会儿,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北方使用率最高的问候语,不是“吃了吗”,而是“你家来暖气了吗”。暖气一来,严冬就不叫事儿了。在享受温暖的同时,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那些热乎乎的暖气片,很多都是安装在窗户下面的。这是为什么呢?

②暖气能让我们的家温暖如春,与空气热对流的原理有关。在自然界中,如果温度不均,热量就会从较热部分向较冷部分传递,使温度趋向均匀,这主要可以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方式实现。其中,热对流是人们生活中液体或气体进行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热量从温度高的暖气片向室内空气传递,室内空气被加热后,人们就会觉得很暖和。在热对流过程中,冷热空气温差越大,对流速度越快,传热速率也就越快。窗户处于室内与室外“交界”,是家里隔热保温最薄弱的地方,同时,从窗户缝隙也会渗入少量的冷风。如果将暖气片安在窗户下方,暖气边上的热空气和窗户边上的冷空气温差大,密度差也大,因此冷空气不断下沉,热空气不断上升,冷热空气热对流速度加快,单位时间内由暖气片散发出的热量也随之增加。

③热对流的例子有很多,且再举一例:去过海边的人都曾感受过海风的魅力,海风是如何形成的呢?咱们先来说一个概念——比热容,它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散热的能力。热量=比热容×物体质量×温度差。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小的物质升温快。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热量一定),由于地表的比热容比海水要小很多,所以地表升温比海洋快。陆地表层空气和地表进行对流换热后,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使低空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而海洋则正好相反,下层空气受冷收缩,密度变大,气压升高。在海陆交界区域,海面冷空气随即吹向陆地,形成了海风。同时,陆地高层热空气吹向海洋,二者也在进行着热对流,使温度趋于均衡,这也是为什么沿海城市普遍“冬暖夏凉”。

④以上说的是热对流的“好处”,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抑制热对流的例子:房屋窗子的玻璃如果是双层的,冬天保温效果要比单层玻璃的窗子好很多,这可不仅仅是因为多了一层玻璃。当采用双层玻璃时,室外的冷空气只能和外层玻璃发生对流换热,外层玻璃温度下降很快,而玻璃夹层中的空气由于无法流动,和内外层玻璃都不会发生对流换热。因此,仅依靠空气较小的热导率传输冷量,室内温度自然就不会下降得很快。

(选自《今晚报》2017年1月9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在说明对象时举了哪三个例子?

3.第②段中加点的“主要”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

其中,热对流是人们生活中液体或气体进行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

4.第②、③、④段除举例子外,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5.第④段所举例子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