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说明文阅读 严冬漫话热对流 ①刚入冬那会儿,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北方使用率最高的...

说明文阅读

严冬漫话热对流

①刚入冬那会儿,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北方使用率最高的问候语,不是“吃了吗”,而是“你家来暖气了吗”。暖气一来,严冬就不叫事儿了。在享受温暖的同时,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那些热乎乎的暖气片,很多都是安装在窗户下面的。这是为什么呢?

②暖气能让我们的家温暖如春,与空气热对流的原理有关。在自然界中,如果温度不均,热量就会从较热部分向较冷部分传递,使温度趋向均匀,这主要可以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方式实现。其中,热对流是人们生活中液体或气体进行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热量从温度高的暖气片向室内空气传递,室内空气被加热后,人们就会觉得很暖和。在热对流过程中,冷热空气温差越大,对流速度越快,传热速率也就越快。窗户处于室内与室外“交界”,是家里隔热保温最薄弱的地方,同时,从窗户缝隙也会渗入少量的冷风。如果将暖气片安在窗户下方,暖气边上的热空气和窗户边上的冷空气温差大,密度差也大,因此冷空气不断下沉,热空气不断上升,冷热空气热对流速度加快,单位时间内由暖气片散发出的热量也随之增加。

③热对流的例子有很多,且再举一例:去过海边的人都曾感受过海风的魅力,海风是如何形成的呢?咱们先来说一个概念——比热容,它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散热的能力。热量=比热容×物体质量×温度差。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小的物质升温快。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热量一定),由于地表的比热容比海水要小很多,所以地表升温比海洋快。陆地表层空气和地表进行对流换热后,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使低空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而海洋则正好相反,下层空气受冷收缩,密度变大,气压升高。在海陆交界区域,海面冷空气随即吹向陆地,形成了海风。同时,陆地高层热空气吹向海洋,二者也在进行着热对流,使温度趋于均衡,这也是为什么沿海城市普遍“冬暖夏凉”。

④以上说的是热对流的“好处”,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抑制热对流的例子:房屋窗子的玻璃如果是双层的,冬天保温效果要比单层玻璃的窗子好很多,这可不仅仅是因为多了一层玻璃。当采用双层玻璃时,室外的冷空气只能和外层玻璃发生对流换热,外层玻璃温度下降很快,而玻璃夹层中的空气由于无法流动,和内外层玻璃都不会发生对流换热。因此,仅依靠空气较小的热导率传输冷量,室内温度自然就不会下降得很快。

(选自《今晚报》2017年1月9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在说明对象时举了哪三个例子?

3.第②段中加点的“主要”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

其中,热对流是人们生活中液体或气体进行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

4.第②、③、④段除举例子外,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5.第④段所举例子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热对流(现象) 2.暖气片通常装在窗户下面是为了充分利用热对流;夏天清凉的海风吹向大陆是因为热对流;窗子装双层玻璃是通过抑制热对流达到保持室温的效果。 3.作诠释;通过诠释对热对流现象在生活的中作用进行具体解说,便于读者理解。 4.“主要”说明热对流是人生活中液体或气体进行热量传递的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方式,但不排除还有其它次要的方式。去掉之后变成了热量传递的唯一方式,不符合实际情况。用“主要”一词显示了表述的的准确性、(严密性)。 5.不能去掉。前面两个例子说明的是如何利用热对流现象为人服务(说明的是热对流现象的“好处”),第④段说明的是通过抑制热对流现象为人类造福(说明的是怎样克服热对流现象的“坏处”)。从正反两方面来写对热对流现象解说得更全面,所以不能去掉。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中说明对象的判断能力。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你要说明的事物。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 而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抽象事物。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文章,了解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纳。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热对流现象”。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概括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梳理出文章所举出的例子,一一概括作答。这篇文章在说明热对流时举了三个例子,仔细阅读2——4段的内容,概括为:(1)暖气片装在窗户下面是为了充分利用热对流;(2)夏天清凉的海风吹向大陆是因为热对流;(3)窗子装双层玻璃是通过抑制热对流达到保持室温的效果。 3.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 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结合句子内容分析,“主要”说明热对流是人生活中液体或气体进行热量传递的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方式,但不排除还有其它次要的方式。去掉之后太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 “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傅雷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当笋生之后,看视山窝深浅,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节届芒种,则登山砍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恐塘水有涸时,则用竹枧①通引,不断瀑流注入。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其中竹穰形同苎麻样,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楻桶②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

①竹枧:毛竹做的水管或水槽。②楻桶:大木桶。在这里指连同下面受火的铁锅在内的楻桶。

1.解析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而闽省独其盛  专:________________

(2)节芒种  届:________________

(3)登山砍伐  则:________________

(4)注水中漂浸  其:____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浸 至 百 日 之 外 加 功 槌 洗 洗 去 粗 壳 与 青 皮(是名杀青)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楻桶下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5.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写出标志性语句。

 

查看答案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中学学生会决定围绕“有效劝阻他人吸烟”的主题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下面是活动选取的一个禁烟标志图。请你仔细观察图片,简要写出图片内容及寓意,并拟写一条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两组数据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始吸烟的年龄与患肺癌的概率

15岁以下

20~24岁

25岁以上

19.68%

10.08%

4.08%

 

 

 

 

吸烟与疾病的相关率

肺癌

口腔癌

肾癌

膀胱癌

冠心病

85%

50%~70%

30%~40%

30%~40%

25%

 

(3)5月31日,学生会组织部分同学到长途车站对吸烟者进行现场劝阻。候车室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正在一边咳嗽一边吸烟。请你上前对老大爷说几句劝阻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对两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片所示字体为行书。

B. 图中两个字分别是“花”“茶”。

C. 两个字的部首“艹”写法不一样,都是错误书写。

D. 图中书法线条流畅,运笔简洁,都稍向左倾斜,有独特的美感。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推理小说的结构,简直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B. 四季轮回,周而复始,但今天可以过得不一样。

C. 取得一点儿小成绩就骄傲的人迟早会在人群中销声匿迹的。

D. 无时无刻都在展现着自信,这可能就是她的最大魅力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