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目:《我发现了自己的美》要求:记叙文;不少于600字;写真事抒真情;不出现真实...

题目:《我发现了自己的美》要求:记叙文;不少于600字;写真事抒真情;不出现真实班级人名。

 

我发现了自己的美 我的下巴处有一块丑陋的伤疤。妈妈说,那是我四岁那年同表妹玩耍时不慎烫伤的。 这块红红的,发着亮光的伤疤像一块符咒一样贴在我的脸上,羞得我抬不起头,整天像个罪人似的,默默地穿梭在人丛中。有时候,我会听到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地说:“可惜了,这样好的一个小姑娘,脸上却有一块疤。”每当这时,我的心里就像刀割一般难受。 于是,在人多的场合,我就自惭地回避,一面有碍观瞻。遇上集体活动,我就请病假,以免影响班级形象。 我自卑,我孤僻,我没有朋友,只有和那个比我小一岁的表妹还谈得来。 表妹是我舅妈的女儿,我们小时候常常在一起玩。但是,表妹只有在放假时才来陪我,她在另一个城市上学。 暑假到了,表妹又来了,一年不见,她出落得越发越漂亮,白净的脸蛋衬托出她青春的美丽。我向表妹诉说着我的自卑,我的丑陋,我的疤痕。 表妹静静地听我诉说,眼里表妹渐渐溢满了泪水:“姐姐,其实,在我眼里,你一直是最美的!” 我惊讶地看着表妹,满心的不解。表妹说:“你知道你这块疤痕怎么来的吗?” “我也忘了,大概是小时候太顽皮,不小心烫的吧。”我说。 “不!”表妹激动地说,“你是为了保护我才烫伤的。妈妈说,小时候我特顽皮,看到灶上的开水,就伸手去拿,你看见了,马上大叫着把我拉开,开水却浇到了你的身上, 于是,你就有了疤痕。你觉得自己很丑,可是,在我,我妈,还有其他亲人眼里,看到了你的疤痕就看到了你的美。凡是善心得来的东西都应该是美的啊,你的疤痕也是这样。” “听了表妹的话,我心里有一股暖流涌起。原来,在她们眼里,并没有把我的疤痕当作我的丑啊。是的,那是我善良的象征,那是我美的体现,我应该为此感到自豪啊。 从那时起,我改变了自己,变得开朗乐观了。我主动去帮助别人,主动为班集体的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渐渐地,我发现,再也没有人嘲笑我的疤痕了。 “凡是善心得来的东西都应该是美的”, 这句话不仅是美的实质吗?我庆幸我明白了美的实质,我庆幸我发现了自己的美. 【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从本题目中,我们可以得出关键词语:美。关键是对“美”的理解,“美”必然有一个过程,应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让我从不认识走向了正面。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所以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但要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最好是夹叙夹议,或者先叙后议.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 点睛: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只要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写这种命题的作文,最好用具体的事例使文章生动具体,切记不要围绕这关键词语空发议论,那样会给人假大空之感。适当插入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描写,融入一定的修辞,是文章语言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饱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四)阅读文章《背上的太阳》,完成下列小题。

书店的店员帮他把六十本教材辅导书包装好,又忍不住劝他:“再等几天好么?最近雨水多,山路不好走,等 天气好了,我们下乡时顺便把书捎到学校。”

 他摇摇头,坚定地说:“不能再等了。开学一星期了,孩子们还没有书,再等下去,太耽误学习了。”

 “可今天预报有大雨。”店员继续劝说。

 他得意地笑着说:“我准备得齐全。”说着,拿起身旁的大背篓,里面装有雨衣、塑料布、油布。

 他把书搬进背篓,背起来,跛着脚走出书店大门。店灵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深深地叹了 口气。

 沉甸甸的背篓压在身上,像一座小小的山峰,让他气喘吁吁。

 县城到学校有二十里山路,并不算远,对他却是挑战。不论怎样,他也要趁周末把书背回去,星期一让学生用 上。想到学生,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作为山村学校的校长,也是最年长的任课老师,他已任教22年。教 过的学生中,已有29名考上了大学,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

 边走边想,终于走上了通往山村的盘山公路。

 起风了,山路两边的树叶呼啦啦直响。他把背篓卸下来,看看天,已是乌云密布,好似随时都会下一场大雨。 他赶快用塑料布把书又精心地包裹了几层,然后用油布搭上背篓,把毛巾垫在酸痛的肩膀上。顾不得歇息,急匆 匆地向前赶去。

 不一会儿,豆大的冰凉雨点砸下来了。他穿上雨衣,疾步前行。

 此时,群山笼罩在白茫茫的雨雾中,耳边只有雨声和水流的喧哗声,仿佛世界上只剩他一人了。雨越下越大, 打在他脸上,鞋子和裤腿也湿透了。雨中的山路湿滑难行,背篓也越来越沉。他折了一根树枝当拐棍,踩着泥泞, 一步一滑地走着。

 又走了几里,该抄近路上山了,没想到向上的青石板路已变成一条顺流而下的瀑布

 只能绕远路了。

 虽然行走小心,他还是被石块绊了 一下。眼看就要摔倒,幸好他眼疾手快,牢牢抓住近旁的一棵树,闪了一个 趔趄,坐在了地上。膝盖擦破了,殷红的血流了出来。幸好山道边随处可见一种能止血消痛的野草。他扯了几片 叶子,嚼碎.覆在伤处,用毛巾缠好,顿觉好多了。

天慢慢黑下来。雨还在下,只是势头小了许多。深夜中的大山如庞然大物,深不可测。他沮丧地想,今晚到 不了家了。

 走到一处开阔地带,他坐下来,背倚大树,拿出黄面饼子,香甜地吃起来。吃完,他抱着背篓,勾着头,听风声 雨声在耳边肆虐,昏昏沉沉进入了梦乡。梦中,他给学生发放新书,大家都开心极了,迫不及待地翻看。发到最后 一名学生时,却发现少了一本。他着急地四下寻找,却找不到。心里一急,就惊醒了。

这时,雨停了,满天繁星,山风呼啸,寒冷刺骨。他站起来,活动一会筋骨,感觉身上有了些热量,又坐下来打 盹,迷迷糊糊地睡去。

再次醒来,天已麻麻亮了。收拾好,他背起背蒌急忙上路。

太阳出来的时候,他终于赶回了学校。初秋的天空碧蓝如洗,校舍一片安宁,金色的阳光在树叶上跳舞。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来的光芒,照在他背上,暖融融的.好像他背的不是书,而是一轮温暖的太阳。

想到这里,他禁不住咧开嘴笑了。因为,他背的是孩子们求知的愿望,这愿望就像大阳一样美好,明亮。        

(选自《博爱〉〉2014年第1期)

1.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情节。

2.文章划浪线句反复对暴雨进行描写,有何作用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语句

他赶快用塑料布把书又精心地包裹了几层,然后用油布搭上背篓,把毛巾垫在酸痛的肩膀上。顾不得歇息,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4.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他”的形象。

5.文章标题是“背上的太阳”,从全文来看,“太阳”具有哪些含义?

 

查看答案

(三)阅读短文《跟自己比》,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也就是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

②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总喜欢跟人比较,这种境界就很难达到。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就跟自己比吧。

③桓公(桓温)年轻时与殷侯齐名,所以常常怀有竞争之心。有一次,桓公问殷侯:“你与我相比,如何?”殷侯回答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了,宁愿做我。”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元代学者黄元瑜用殷侯的答语来命名他的亭子,叫做“我我亭"。看来,古人早已懂得把目光由外在事物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换言之,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愧为明智的做法。因此,跟自己比,总算找对“对手”了。

④女作家乔叶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既然这样,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等就会有差别。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刚才的你跟现在的你……如果在它们之间用减法,结果往往不会是零,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正数。也就是说,你可能进步了或倒退了,更加成熟了或更加幼稚了,懂得宽容了或更加狭隘了,宠辱不惊了或更加浮躁了……

⑤因此,在成长中,我们不能总是前进,有必要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以前和现在,也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一比。如果“新我”名副其实地进步了,升级了,那么就要沿着脚下的路,一如既往地向前,朝更高的制高点迈进;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总结、反省,寻找、分析“退步”的原因,目的是把今后的路走好,让自己取得进步和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⑥蒋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问一位学植物学的朋友:“如果含笑的香味和百合的一样,会怎样?”那位朋友告诉他:“那它就会被淘汰。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看来,要想有声有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胡乱地模仿他人。跟自己比,守住自我,才是正道。

1.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引发议论的?有何作用?

2.课文第三节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阅读⑥节,说说该语段的论述思路

4.阅读下面这则网上的“热帖”,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的跟帖。

【热帖】楼主: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回回年级第一。这个孩子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

【跟帖】

1楼:每个妈妈心里都住了个“别人家的孩子”。

2楼:家长们总喜欢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做对比,但是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

3楼:有一次,我妈说楼上的人家在看书,我说楼上的说了她在看电视。我妈说,人家就是怕你超过她所以骗你。

你的跟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二)文言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何,为什么。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一或尽粟一石    ________            (2)执而临之        ________

(3)且欲与常马不可得________              (4)厉王使玉人之    ________

2.下列“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马之千里者    B. 执策而临之    C. 王闻之    D. 厉王使玉人相之

3.用斜线划分停顿(每句两处):

(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  (2)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4.翻译下列语句: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关于人才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一)诗歌欣赏:

闻雁   

韦应物故园眇何处? 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 高斋闻雁来。

注释: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出生于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夏天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2.通读全诗,概括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查看答案

名著欣赏

(1)***拿起来,闻一闻,摇着头道:"不好,不好!换将来。"酒保见他醉了,将来柜上道:"娘子,胡乱换些与他。"那妇人接来,倾了那酒,又舀些上等酒下来。酒保将去,又烫一碗过来。***提起来,呷了一口,叫道:"这酒也不好。快换来便饶你。"酒保忍气吞声,拿了酒去柜边道:"娘子,胡乱再换些好的与他,休和他一般见识。这客人醉了,只得要寻闹相似。胡乱换些好的与他噇。"那妇人又舀了一等上色好的酒来与酒保。酒保把桶儿放在面前,又烫一碗过来。***吃了道:"这酒略有些意思。"A、请问语段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

B、这是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主人公故意找事,为下文醉打谁的情节做铺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燕青径望梁山泊来,路上无话。直到忠义堂上,宋江见了***、燕青回来,便问道:“兄弟,你两个那里来?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当有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五虎将,慌忙拦住,夺了大斧,揪下堂来。宋江大怒,喝道:“这厮又来作怪!你且说我的过失!”***气做一团,那里说得出。有诗为证:依草凶徒假姓名,花颜闺女强抬行。***不细穷来历,浪说公明有此情。

C、谁怒回梁山泊绰号叫什么?因为什么砍旗杀人?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