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残...

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4)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

(5)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7)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8)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9)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

(10)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

 

① 山岛竦峙 ② 正是江南好风景 ③ 江春入旧年 ④ 夜发清溪向三峡 ⑤ 峨眉山月半轮秋 ⑥ 学而不思则罔 ⑦ 归雁洛阳边 ⑧ 匹夫不可夺志也 ⑨ 非宁静无以致远 ⑩ 一夜征人尽望乡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恿         )然          )yuān枉      待(    

狭ài(           轻怕重(       热chén(         尴gà(    

发jì(          静mì(           啬(                

 

查看答案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美好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帮助、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春风,如同雨露,如同阳光,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一天天成长,一天天成熟。

请你以“成长路上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立意自定;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

老母为我扎红带

冯骥才

①今年是羊年,我的本命年,母亲又该为我扎红腰带了。

②12年前,我甲子岁,母亲已86岁,却早早为我准备好了红腰带,除夕那天,亲手为我扎在腰上。那一刻,母亲笑着、我笑着、屋内的人也笑着。母亲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孩子的健康与平安,这心愿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执著不灭;而我竟有如此洪福,60岁还能感受到母亲这种天性和深挚的爱。一时心涌激情,对母亲说,待12年后,还要她再为我扎红。母亲笑嘻嘻地连说一个字:好、好、好。

③12年过去,我的第六个本命年来到,如今72岁了。

④母亲呢?真棒!她信守诺言,98岁寿星般的高龄,依然健康,面无深皱,皮肤和雪白的发丝泛着光亮;最叫我高兴的是她头脑仍旧明晰,情感也一直那样丰富又敏感。一入腊月母亲就告诉我,已经预备了红腰带,还说这次腰带上的花儿由她自己来绣。她为什么刻意自己来绣?她眼睛的玻璃体有点浑浊,还能绣吗?她执意要把深心的祝愿,一针针地绣入这传说能够保佑平安的腰带中吗?

⑤除夕这天,母亲郑重地拿出一条折得分外齐整的鲜红的布腰带,打开给我看;上面用黄线绣成“羊年大吉”四个字,笔画规整,横平竖直,每个针脚都很清晰。母亲抬头看着我说:“你看绣得行吗?开始总绣不好,太久不绣了,眼看不准手也不准,拆了三次绣了三次……”

⑥母亲为我“扎红”时十分认真。A她两手执带绕过我的腰时,只说一句:“你的腰好粗呵。”随后调整带面,正面朝外,再把带子两端汇集到腰前正中,拉紧拉直;结扣时更是着意要像蝴蝶结那样好看,并把带端的字露在表面。她做得一丝不苟,有一种仪式感,叫我感受到这一古老风俗里有一种对生命的敬畏,还有世世代代对传衍的郑重。

B我比母亲高出一头还多,低头正好看着她的头顶,她稀疏的白发中间,露出光亮的头皮,就像我们从干涸的秋水看得见洁净的河床。母亲真的老了!然而此刻,我并没有陷入伤感。因为,活生生的生活证明着,我现在仍然拥有着人间最珍贵的母爱。我鬓角花白却依然是一个孩子,还在被母亲呵护着。而此刻,这种天性的母爱的执著、纯粹、深切,全被一针针绣在红带上,温暖而有力地扎在我的腰间。

⑧感谢母亲长寿,叫我们兄弟姐妹一直有一个仍由母亲当家的家;在远方工作的手足依然能够其乐融融地回家过年,享受那种来自童年的深远而常在的情味,也享受着一种人生情感的美好表达——孝顺。孝,是缀满果实的树对根的敬意,是万物对大地的感恩,也是人性的回报和回报的人性。

⑨此刻,心中更有一个祈望,让母亲再给我扎一次红腰带。

⑩这想法有点神奇吗?不,人活着,什么美好的事都有可能。

(选自《冯骥才博客》,有删改,2015年2月)

1.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又该为我扎红腰带了”,请问作者为什么用“又”一词?

2.请从文中划线句A.B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语言特点。

3.通读全文,说说“人活着,什么美好的事都有可能”有什么含意。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回答两位作者对同样发生在本命年的事,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天麻麻亮,左邻右舍拜年的人已经敲门。开门相见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恭喜,恭喜!”“同喜,同喜!”我平时串百家门,正月初—要给百家拜年。出左邻入右舍,走东家串西家,村南村北各门各户拜了个遍,这时我才觉得得到了公认,我又长了一岁。

(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

温暖的依靠

顾晓蕊

①记得那年黄昏,刚下过一场阵雨,院里落了一地桐花。五岁的我在趟水玩,裤腿上沾满斑驳的泥点。

②随着“吱咛”一声,大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身穿军装的男人。妈妈恰好从灶间出来,抬头一看,两只脚像被施了魔法,定定地站在那里。

③男人咧开嘴直笑。妈妈揉了揉眼,惊喜地喊:“你回来了,你可算回来了!”

④妈妈走到我面前,蹲下身子,把我拉进怀里,指着眼前的男人,说:“妞妞,快喊爸爸,他是你爸爸。”我挣脱妈妈的怀抱,飞速跑回屋……

⑤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常年驻守边防,回家探亲的机会屈指可数。因此,年幼的我对他印象模糊,只觉得父亲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我对他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感。

⑥父亲在家住了三天,就急匆匆地返回部队。八岁那年,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爸爸的部队里。

⑦又见到父亲,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

我和父亲,如在两岸,隔着清清浅浅的溪。倔强的我用沉默来对抗爸爸的自私和不负责任,不肯叫他一声“爸爸”。多少个静谧的夜晚,父亲走进我的卧室,借着微弱的月光,他坐到床边,为我掖好被子。我侧着身子,假装睡觉,心里却十分厌烦。

⑨直到十岁的一天。学校召开运动会,要求我们自备运动鞋。父亲冒着大雨步行到市里,为我买回一双白球鞋。望着淋得透湿的父亲,我突然心里酸酸的,舌尖转了无数次的“爸爸”,终于脱口而出。【来源:学科网ZXXK】

⑩日后年龄渐长,我慢慢理解了父亲。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既然选择了参军,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更何况,粗犷的他一旦柔情起来,竟让人心里溢满温暖。

记得那一年我12岁,我们起了个大早,翻过两座山头,来到了人烟稀少的后山。这里黄花菜长势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美丽的花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

我松开父亲的手,如一只快乐的蝴蝶,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快乐地奔跑。父亲打开帆布袋,开始采摘黄花菜。半个小时后,父亲再抬起头时,不见我的身影,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父亲在波浪般的花丛中横冲直撞,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父亲终于发现了我,我不慎从峭壁坠落,被一截树桩挡住,我吓得浑身发抖。父亲拼命把我拉了上去,我紧紧地,紧紧地依偎在父亲的肩头,大声哭泣。

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那个夏天,父亲背着“死而复生”的我,沿着弯弯的山路,唱着军歌回到了家。父亲用浑厚的歌声驱散了我内心的恐惧。那一刻,我冰冷的脸伏在他宽大而温暖的肩上,就像靠着一座坚实而温暖的大山。

父亲喜欢读书,喜欢一边翻书一边诵读。

上初中时,我不喜欢阅读,更不喜欢写作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仍坚持为我购买课外读物,《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等,塞满我的小书柜,父亲总是说:“书中有精神营养”。慢慢地我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

现在,我偶有文章见报,父亲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他笑着说:“书有尊严,读书人有尊严。”他用汩汩流淌的父爱,把情怯的我灌溉成一朵夏日玫瑰。不知从何时起,当年英姿飒爽的他腰杆已不再挺直,双鬓添了缕缕白发。父亲感慨地说:“你们长大了,我也老喽!”听了这话,我的心仿佛被狠命撞了一下。

窗外又下起了雨,往事随着雨滴溅出记忆的水花。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念,父亲用他坚实的臂膀,为我撑起了一片晴空。他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依靠。

1.文章围绕父亲和“我”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请你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五岁时,父亲从部队回来探亲,我拒绝喊他。

八岁时,                          

十岁时,                          

十二岁时,                          

2.阅读第⑧段,说说划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

3.第段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答:

15.4.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选自《楚人学舟》

乙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选自《刻舟求剑

【注释】①折:调头。旋:转弯。②椎:用椎敲。③亟:突然。犯:碰到。④柁:同“舵”。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一处)

楚 人 有 习 操 舟 者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其始折旋疾                (2)谢舟师            

(3)遽其舟                    (4)不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2)是吾剑之所从坠。

4.(1)《楚人学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2)《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