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刘国贤的《大时代需要大担当》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①《后汉书•虞诩...

阅读刘国贤的《大时代需要大担当》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①《后汉书•虞诩传》记载,东汉名将虞诩将赴任的朝歌一地,当时正发生叛乱,朋友闻讯后都为他的安危担心,纷纷劝他别去。虞诩却坦然笑答:“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危难时刻显身手,虞诩这种“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②担当需要勇气。上世纪60年代石油大会战,铁人王进喜率领的钻井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终于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这种时代担当,首先靠的就是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

③担当需要正气。当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身边跟差提醒说,鸦片由来已久,且官商勾结,不可深查,与其得罪权贵和洋人,不如明哲保身,给自己留条退路。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现实生活中,有人遇到棘手问题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躲,遇事不敢担风险,守摊度日不作为。怕承担责任,怕影响个人名节,怕丢乌纱帽。表面上一个“怕”字,实际上是“私”字作怪,缺少勇于担当的正气。

④担当需要能力。《水浒传》里的洪教头,连喊几个“来!来!来!”结果被人家轻松打倒;《三国演义》中的马谡,敢立军令状守街亭,却因纸上谈兵、刚愎自用失了街亭,丢了性命。没有能力的担当,样子做得再足,终究只是花架子。

⑤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担当方有大作为。今天,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给我们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但是,敢于担当绝不是停留在嘴边,而是落到踏踏实实的行动上。只有这样,个人的担当才会真正推动集体事业的进步,个人的梦想才能融入更多人的梦想!

(选自《解放军报》2014年4月8日)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5分)

⑴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⑵选文第⑤段加点词语“只有这样”中的“只有”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请简述选文第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

 

1.大时代需要大担当.(2分,答“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担当方有大作为”也可) 2.(1),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1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担当需要正气”的观点((1分),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2)不能删.(1分)“只有”突出强调了敢于担当要落到踏踏实实的行动上((1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分).(只答“不能删”不计分) 3.先提出观点(1分),再列举事例阐明(论证)观点((1分),最后强调能力在担当中的重要性((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般是题目,或者蕴含在第一段中。本文标题即是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⑴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 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 道理论证 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对比论证 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比喻论证 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⑵根据必要条件分析,强调的是担当要落在踏踏实实的行动上,非它不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议论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希望。结合具体文章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笑可以提高记忆力》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①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发现,笑能改善人的健康,同时令大脑进入一种深度冥想状态,这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大有裨益。

②最新研究显示,压力激素皮质醇伤害大脑内某些神经细脃,可能给人的记忆力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③参与这项研究的李·伯克博士说:“道理很简单,人承受的压力越少,人的记忆力就越好。幽默减少皮质醇等有害的压力激素,降低血压,增加血流量,使人心情好。皮质醇减少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笑增加大脑中内啡肽和多巴胺的释放,这些激素使人产生高兴的感觉。这些积极和有益的神经化学变化使免疫系统变得更好。欢乐的笑声立即产生的脑波频率和人在真正冥想状态中产生的脑波频率相同。”

④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向一组健康的人和一组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播放一段使人发笑的20 分钟视频。然后,让这两组调查对象完成一个衡量学习、回忆和视觉识别能力的记忆力评估。他们的成绩与另一组没有观看有趣视频的人相比,发现现看有趣视频的两个组的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记忆力评估的所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与此同时,高血压病一组在皮质醇水平变化上得到最引人注目的好处,而健康组在记忆力测试成绩上得到最明显变化。

⑤研究人员表示:将来,如能把这项有益的幽默疗法研究成果提供给临床,它将会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和健康保健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选自新浪博文2014年05月04日,有删改)

1.段中加点词语可能能否去掉说明理由。(4分)

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笑是怎样提高记忆力的(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选自《孟子》)

【注】①士师:古代的司法官。②治士:管理下属。③四境之内:指全国。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孟子齐宣王曰(         

②冻馁其妻子       

  (比:        反:          

⑵与例句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而之楚游者

A.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B.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C.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D.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王顾左右而言他。

⑵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4.从选文内容看,孟子对齐宣王有怎样的期望?(2分)

 

查看答案

阅读卢纶的《送李端》一诗,完成后面小题。(6分)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①少孤:从小就成了孤儿。②相向:相对。③风尘:纷乱的世境。

1.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送别时怎样的景象?试加以描述。(2分)

2.从“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两句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遭遇?(2分)

3.结合全诗,写出尾联中“空相向”“何所期”所表达的情感。(2分)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在学习“气象物候”专题班级开展了以下两项活动,参与进来,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

1.晓明搜集到两句描写“八月”的诗句,请你结合诗中“气象物候”现象,解释其中的原因。(4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注:“胡”指北方】

2.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4分)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1.仔细观察下面三幅插图,回答问题。(3分)

满分5 manfen5.com

 

①上面三幅插图所反映的内容与_________(作者)所著《格列佛游记》有关。(1分)

②请简述与乙图有关的故事。(2分)

2.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格列佛游记》讲述了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通过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B.在小人国里,万物的长、宽、高只有正常尺寸的1/12,人的身高不过12厘米,格列佛在那里有如一座大山。

C.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D.格列佛见识了各国风情:在小人国他曾一口气吃了二十车的肉,喝了十车的酒;大人国吃的面包都是几何形状的;在慧骃国他却差点在一大碗乳酪中淹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