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得到发展、传承与传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得到发展、传承与传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材料一所示文字是我国已发现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

材料二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

——何燕江《孔子》

(2)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汉武帝时期,孔子是如何“被放在神坛上”的?

(3)史书记载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要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我们可以查阅哪部史书?这部史书是由谁创作的?

材料三  如图

(4)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把我们精美的瓷器与丝绸一起传播了出去,这条路的起点是哪里?为其开通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有何作用?

 

(1)甲骨文;商朝。 (2)仁;罢勘百家,独尊儒术。 (3)《史记》;司马迁。 (4)起点:长安;张骞;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扱大的促进作用。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所示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我国已发现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这种文字是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在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孔子 “被放在神坛上”的。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因此要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我们可以查阅《史记》;这部史书是由司马迁创作的。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因此这条路的起点是长安;为其开通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张骞。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扱大的促进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局面的建立者是谁?为巩固辽阔疆域,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2)读图二,西汉政府在E处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3)读图三写出ABC所代表的政权名称,D处发生的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写出该战役的名称。

(4)读图四指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中原人民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北宋欧阳修

(3)除材料三外,魏主还采取哪些“去夷即华”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制定历法,服务农业。下列图片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法成就的是

A. 《齐民要术》

B. 《大明历》

C. 《伤寒杂病论》

D. 《水经注》

 

查看答案

“π”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在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方面应用广泛。世界上第一次把π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

A. 刘徽

B. 祖冲之

C. 贾思勰

D. 郦道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