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北非东部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B....

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北非东部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B. 汉谟拉比在位时国势臻于鼎盛

C. 是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    D. 有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A 【解析】原件所学可知,古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的奴隶制国家,A选项错误;汉谟拉比在位时国势臻于鼎盛,B项表述正确;古巴比伦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C项表述正确;有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D项表述正确。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和思想上都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请结合以下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经济新气象】

材料一

 

(1)这两幅图片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上有了怎样的发展与进步?这些进步有何积极作用?

 

【政治新面貌】

材料二

 

(2)图示中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是在哪一时期完成的?请结合史实说一说封建制度的确立主要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或方式实现的。

【思想新动态】

材料三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3)请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4)上述表格中的治国思想中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

材料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

(1)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这句话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商君”是哪一年在谁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的?

(2)材料二体现了商君变法的哪一项措施?请你写出商君变法的其他措施。

(3)结合材料三以及所学内容,说一说这次变法的作用。

(4)商君最后被处死,请你说一说这次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从这次变法中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

(1)桀和纣的统治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举实例说明。

材料二你们大家听我说,并不是我想以臣伐君,犯上作乱。乃是由于夏王桀有许多罪恶,上天命我去诛伐他。

材料三现在商纣王只听信妇人的话,对祖先的祭祀不闻不问,轻蔑废弃同祖兄弟而不任用,却对从四方逃亡来的罪恶多端的人,推崇尊敬,又是信任任用,以他们为大夫、卿士。这些人施残暴于百姓,违法作乱于商邑,使他们残害百姓。现在,我姬发奉天命进行惩讨。

(2)材料二、三中的“我”分别指的是谁?他们“诛伐”或“惩讨”的结果如何?

材料四“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商汤

材料五“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

——周文王

(3)材料四和材料五都体现了什么对于国家兴亡的重要性?请举实例加以印证。

(4)结合五则材料,说一说你的感悟。(至少两条)

 

查看答案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兴衰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奴隶王朝的开端】

(1)夏朝是由谁建立的?我们在哪里发现了夏朝的这一座都城遗址?夏朝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2)除了宫殿外,夏朝还建立了哪些国家机构?请你说一说夏朝建立的国家机构的实质。

【文明进步与发展】

 

(3)这两张图片见证了哪一王朝的历史?请你说一说这两张图片的名称。从这两张图片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哪些历史信息?

【疆域扩大与巩固】

(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4)上述材料体现了西周实行的哪一项制度?这一制度中诸侯对周王需要履行哪些义务?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战争频繁的东周】

(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他们在争霸过程中都打着怎样的旗号?

(6)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在战国七雄中哪一个国家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查看答案

下列诸子百家中的各派别中,与其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儒家——提倡“仁”,以德治国

B. 法家——强调以法治国,加强统治

C. 道家——主张“民贵君轻”,强调“无为而治”

D. 墨家——主张“兼爱”,强调“非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