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兴衰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兴衰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奴隶王朝的开端】

(1)夏朝是由谁建立的?我们在哪里发现了夏朝的这一座都城遗址?夏朝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2)除了宫殿外,夏朝还建立了哪些国家机构?请你说一说夏朝建立的国家机构的实质。

【文明进步与发展】

 

(3)这两张图片见证了哪一王朝的历史?请你说一说这两张图片的名称。从这两张图片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哪些历史信息?

【疆域扩大与巩固】

(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4)上述材料体现了西周实行的哪一项制度?这一制度中诸侯对周王需要履行哪些义务?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战争频繁的东周】

(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他们在争霸过程中都打着怎样的旗号?

(6)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在战国七雄中哪一个国家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1)禹。二里头遗址。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军队、监狱等。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3)商朝。图一是司母戊鼎,图二是甲骨文。司母戊鼎的出现说明商朝青铜制造业规模大,工艺高超。甲骨文的出现说明我国商朝时就已经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甲骨文也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4)分封制。诸侯王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稳定了西周初期的政治局势,巩固了疆土,扩大了统治范围。(5)王室衰微,周天子的地位下降。旗号:尊王攘夷。(6)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秦国。商鞅变法。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夏朝的这一座都城遗址;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除了宫殿外,夏朝还建立了军队、监狱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夏朝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司母戊鼎和甲骨文见证了商朝的历史;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图一是司母戊鼎,图二是甲骨文。司母戊鼎的出现说明商朝青铜制造业规模大,工艺高超。甲骨文的出现说明我国商朝时就已经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甲骨文也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表述的是西周的分封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诸侯王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分封制稳定了西周初期的政治局势,巩固了疆土,扩大了统治范围。 (5)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王室衰微,周天子的地位下降,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开始争霸。 (6)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局面形成;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诸子百家中的各派别中,与其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儒家——提倡“仁”,以德治国

B. 法家——强调以法治国,加强统治

C. 道家——主张“民贵君轻”,强调“无为而治”

D. 墨家——主张“兼爱”,强调“非攻”

 

查看答案

据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这说明商鞅变法(   )

A. 没有改变土地制度

B. 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C. 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D. 违背了历史潮流

 

查看答案

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句话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诸侯国割据混战的范围日益扩大

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 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查看答案

某中学历史小组打算排演一部战国时期的小话剧。剧本中哪一情节是错误的(    )

A. 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

B. 维系周王室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

C. 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

D. 各诸侯各自为政,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称霸

 

查看答案

请按照称霸的先后顺序正确排列下列霸主(   )

①齐桓公②秦穆公③楚庄王④晋文公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②③    D. ②③④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