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湖南郴州湘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热爱生命

蒙田

我赋予某些词语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消磨”,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光阴”这些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辛与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自认为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1.下面不符合“哲人”习气的一项是

A.打发、消磨时光

B.回避、无视生命的存在

C.把生命看成贱物

D.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2.对于“生之本质在于死”的含意或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而有限的。

B.享受生活,及时行乐,就可以说死而无憾。

C.生命的意义正是因为死亡得以彰显和延续。

D.生命一天天流逝促使人们看重生命的分量。

3.对“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句话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生命本是“优越无比的”“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形成鲜明对比。

B.概括了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寄希望于虚幻未来的消极人生。

C.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作者表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D.作者引用这句话,意在强调“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过得丰盈饱满”。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                  已:停止

B.金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C.輮以为轮,其曲规          中:符合

D.非能水也,而江河          绝:拒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终日思矣            蟹六跪二螯 

B.青,取之蓝              而青

C.积土成山,风雨兴        积水成渊,蛟龙生

D.輮使然也                非蛇鳝穴无可寄托者

3.对下列加横线通假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槁暴                       有:通“又”

B.则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

C.吾终日而思矣                 尝:通“曾”

D.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学习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向他人学习结合起来,这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B.“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的收获大,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利用外在的人或物。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作者以设喻引出论断,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D.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填写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

(1)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2)无边落木萧萧下,                                 ,百年多病独登台。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          ,何也?                          

(4)剑阁峥嵘而崔嵬,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马    嵬

袁 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这首诗在写法上最显著地运用了         手法,表达了对             的关注与同情。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式、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竞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的朱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3.文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有何用意?

4.你认为大师说的“一种人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中的“民族精神”具体指什么?作者塑造的这群孩子是否多余?谈谈你的认识。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niǎo)娜    (cī)      (bì)实用     匪我(qiān)期

B.(guǐ)丑    (qiǎo)然    绕树三(zā)     (shāng)曲水

C.(biǎn)舟     (hè)     山川相(liáo)   义愤填(xiōng)

D.(liào)铐     (shú)罪     浅尝(zhé)止    游目(chěng)怀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       形骸       诧异       广袤无垠

B.默契       驽马       舟楫       放诞无礼

C.嫡亲       暇想       商贾       苍海桑田

D.战栗       杜撰       忖度       畏葸不前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地一项是

A.《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围绕魏、蜀、吴三国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场面,表现了对建立一个仁德爱民、统一强大的政权的向往。

B.《红楼梦》的语言,形成了生动形象、准确精炼、流畅自然的特色,是汉语运用到炉火纯青程度的典范。

C.动物们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D.小罗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读者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技术创新的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处理和存储有关我们星球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

C.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大约90%以上的人表示“看完电子书就不再买纸质书”,这一比例较上一年有所上升。

D.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        ,画上者妙在        ,梦中者妙在         ,胸中者妙在        

置自如

②笔墨淋漓

③景象变幻

④丘壑深邃

A.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的一些礼貌用语现在仍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问人姓氏说“贵姓”,情人赴约说“赏光”。请在下列横线处填入合适的礼貌用语。

等候别人说    ;宾客来到说    ;求人指点说    ;赞人见解说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不超过25个字。

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风怨太阳:“你为什么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

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压轴

以“告别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从“朋友”“故乡”“陋习”“自卑”等词语中选择一个,也可以选择其他词语,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⑤标点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⑥不少于7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