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劲(qiú)     (gě)       (pǐ)     (xìng)

B.浮(zǎo)     (shuò)     (zài)   力(lù)

C.玉(jué)     桀骜jié ào)   身(yǔn)    道(hàng)

D.嵘(zhēng)   视(wǔ)     (zǔ)     血(dié)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斑斓    荆棘   徘徊   短小精悍

B.万户候  惆怅   奖掖   中流砥柱

C.雕琢    斐然   携手   耳孺目染

D.遏制    彷徨   谦逊   英雄气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_____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

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____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 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_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C.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从构字方法上看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日、月、鹿、网”是象形字。

B.“寸、本、末、刃”是指事字。

C.“牧、从、步、益”是会意字。

D.“草、室、腐、井”是形声字。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对联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

B.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C.张贴对联时,传统习惯是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D.对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牌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题决定一首词的平仄、声韵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C.《论语》是语录体的经典之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教育原则等。

D.查尔斯·狄更斯是享誉世界的英国小说家,著有“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二、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歌,完成文后各题。

枫叶

余光中

秋天,最容易受伤的记忆;

霜齿一咬,

噢,那样轻轻

就咬出一掌血来。

满分5 manfen5.com

 

1.对余光中的《枫叶》鉴赏不正确的一是(   )

A首句表明秋天万物萧索,容易引起人们许多伤心往事的回忆。

B因为秋霜摧残万物,花叶凋零,故有第二行的“霜齿”之喻。

C因为枫叶有五个角,经霜后变成红色,故有末句的“血掌”之喻。

D末句“咬出一掌血”,赋予绿色以生命,并寓有奋斗、牺牲之意。

2.把余光中和沙白的诗作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写到秋天的树叶经霜后,变成了血红的色彩这一自然现象。

B两首诗都借助于景物描写,或抒发感情,或寄寓人生哲理。

C两首诗都含有相同的寓意: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和严峻的考验之后,才能走向成熟。

D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不同的地方,《红叶》押了韵,韵脚的韵母是an,《枫叶》没有押韵。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默写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戴望舒《雨巷》)

(3)                   ,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5)但我不能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

(6)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沛公起厕(往)

B焉用亡郑以增加

C芷阳间行(取道)

D.今行而无相信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北收要害之郡

D而听细说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度我至军中,公           令张良留谢

B君亦无                   失其

C夜缒                     因人之力敝之

D君知难也                   还也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常以身翼蔽沛公

B皆白衣冠以送之

C以乱易整,不武

D敢以烦执事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大王来何操?

C沛公安在?

D夫晋,何厌之有?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文言翻译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①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②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被扫掉了,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③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④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下列对于选文中相关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中的“包袱”指的是:“我”对自己出于自私而抛弃小狗的自责。

B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中的“包袱”指的是:小狗在“我”家为“我”心理上增添的负担。

C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的“沉重”一词,表达了“我”忍痛将包弟送到解剖桌上的无奈。

D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的意思是:自己与小狗包弟一样,无法把握自身命运,只能任人摆布。

2.下列对选文第二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意在表现文革后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

B本段描写的妻子拔除杂草、逗包弟的细节,含有“我”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C本段最后一句中的“创伤”一词,明确表达了“我”对院子变化的感受。

D本段主要借助对周围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人与物都经历了沧桑变化的伤感。

3.课文第一段不写包弟而写艺术家和狗,与上面选文有什么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精神品质?请具体分析。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压轴

请以“后来,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