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1月份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题文)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乘马数》中说:“若岁凶旱水佚(水灾),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猪)者为庸(劳力)。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灾也。”这表明他主张

A. 以工代赈,体恤民生

B. 追求华美,善用民力

C. 修筑宫室,祈求免灾

D. 重本抑末.刺激生产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 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 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 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夫仁义礼制者,制之本也;法令刑法者,制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家、法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 尊儒抑法    B. 尊法抑儒    C. 儒法并用    D. 外儒内法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服饰有实用功能、标志功能、装饰功能等,在电影《建国大业》中蒋介石和毛泽东重庆谈判出席记者招待会时都穿着中山装。以下古语与中山装类似,同属标志功能的是

A. 衣,衣也

B. 衣,隐也

C. 衣服,所以表贵贱也

D. 衣,身之章也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目前全国共有翼王纪念亭台五座,分布于广西、四川、江西、重庆等省市。下图是位于广西贵港市的翼王亭,亭上有石达开所作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李宗仁为该亭题写了“还我河山”的横额,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还我河山”充分表现了石达开的英雄气魄

B. 石达开把推翻清王朝统治作为主要奋斗目标

C. 抗击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是石达开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动机

D. 石达开的民族意识是狭隘的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生产之要素: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外资)用之于生产者,往往食外资之利;用之于不生产者,势必蒙外资之害。”对上述摘自于20世纪初一篇文章中的言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主张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发展生产

B. 属于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

C. 是爱国、进步的思想主张

D. 对今天的中国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最初十年,最不可能出现在山东半岛的旗帜是

A. 日本海军军旗

B. 德意志三色旗

C. 义和团的旗帜

D. 五色旗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64年10月2日晚上,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上演由三千多人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中第二场的主题是“星火燎原”,下列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舞蹈《秋收起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中心由城市到农村的转换过程

B. 歌曲《星星之火》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并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C. 舞蹈《井冈山会师》的发生地点是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 歌舞《打土豪分田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的力量源泉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属于1840-1949年的道德观、价值观变化的有

①由轻视工商业到“实业救国”

②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开始解体

③人民追求平等、自由、幸福和个性解放

④许多人献身民族解放事业,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毕生追求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86年,邓小平会见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等科学家时说: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我们要共同努力。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的认识不包括

A. 科学有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 中国科学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世界

C. 科学是发展中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D. 科学是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财富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题文)“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 重视法律程序

B. 保留习惯旧俗

C. 强调法官至上

D. 体现人人平等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又据英国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从1805年到1848年,英格兰因盗窃和抢劫财产等犯罪交付法庭审判的人数从4 605人增加至27 816人。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是英格兰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拜金主义盛行    B. 工业革命迅速推进

C. 法律制度不健全    D. 城市化进程加速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以下两图反映了欧洲某一城市的变化。其中,图一摄于19618月,图二摄于198911月,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

A. 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 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 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 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西方引发了一股“马克思热”,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有关理论。这一现象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

A. 必须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克服

C. 必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 大力提高经济的国有化程度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873年,伦敦工人协会向英国议会提出的《人民宪章》中要求:年满2l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这反映了

A. 英国工人阶级要求掌握国家政权

B. 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带有局限性

C. 马克思主义提高了工人阶级觉悟

D. 工业革命缓和了英国的社会矛盾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简表(百分比)。从上述变化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年代

1956~1960

1966~1970

1971~1975

1986~1900

国民收入

8.7

7.7

5.7

1.3

工业总产值

10.4

8.4

7.4

2.5

 

 

A. 苏联的经济体制活力严重衰退    B. 苏联的经济改革毫无实际效果

C. 计划不能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    D. 发展经济必须借助于外国援助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题文)一般来说,美国政府是权力执行机关,不是监督机关,它主要受国会和最高法院权力的监督。但美国资产阶级认为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政府在接受监督的同时,还应有自卫能力。这在1787年宪法中表现为

①总统拥有“立法否决权”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对宪法负责

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

④总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达尔文将物竞天择说应用到了物种的变异上,并且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说服了全球的科学家,因此他取得了成功。”下列有关达尔文进化论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继承发展了普朗克早期进化论思想

②揭示了自然界进化的基本规则

③论证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

④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万物说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③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者。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贞观政要》

(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的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

(2)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

(3)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其中充满着各国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博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近代全球化;第二阶段是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材料二主导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是国际性的。……大萧条起因于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中的新问题,世界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衰弱也是原因之一结果是一场几乎给每一个社会都带来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全球范围的崩溃……

——(美)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材料三“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近代全球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的主要动力有哪些?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为了避免“全球范围的崩溃”,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体系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全球化在不同时期对各国的损益有差异”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始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活动的内容和作用。

(2)依据图一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

(3)依据材料二、图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译书活动产生的影响。

(4)依据材料一、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

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

——转自(历史风云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3)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相关问题:

材料一“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之后,这位伟人,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三“在皇帝(拿破仑)的庇护下,新贵名流才得以保住政权,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

—《拿坡仑时代》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恩格斯为何说拿破仑是德国“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2)以史实说明拿破仑是“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

(3)梯也尔所言“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是否符合史实?为什么?

(4)材料三中的“新贵名流”是指哪些人?在“皇帝的庇护下”,“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说明了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