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左传》载,公元前493年,晋国赵鞅与郑军作战,为鼓舞士气,赵鞅下令,“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县大于郡,时称“县郡制”。《逸周书》载:“千里百县,县有四郡。”这反映出县郡的设立

A. 旨在取代井田制

B. 适应了诸侯争霸

C. 巩固了分封秩序

D. 加速了各国分裂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变化大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政治家的立法创制,另一种是在适应统治形势变化过程中发生的日积月累式的变迁。下列各项符合材料中“政治家的立法创制”的应是

A. 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

B. 从幕镇割据到重文轻武

C. 从血缘政治到官僚政治

D. 从设立内阁到置军机处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嬴政认为,给死去的王上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很不合适的事情。称帝时,他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并下令今后不再给死去的皇帝上“文、昭、武、惠、襄”之类的封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一做法

A. 正式终结了古代谥号制度

B. 旨在确立皇帝的无上权威

C. 是宗法制发展的必然趋势

D. 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管辖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春秋以前,各君王的外戚(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都来自一些拥有政治实力的诸侯国。自从秦统一以后,特别是在汉代以后,皇帝的外戚便从其臣民中遴选了。据此推知,汉代的外戚

A. 始终把持着中央政权

B. 与三公九卿平起平坐

C. 专权根源是皇权专制

D. 决定历任皇位的更替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武则天统治时期,把中书省、门下省分别改称为凤阁、鸾台的同时,又大量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其意图主要是

A. 扩大宰相职权

B. 开辟升迁途径

C. 全面控制朝政

D. 体现女皇威严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宋代“取士不问家世”“--切考诸试篇”,采取了弥封(糊名)、眷录等措施,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等新现象。这些新现象的出现说明,当时

A. 门第观念根深蒂固

B. 宰相权力日益萎缩

C. 社会阶层流动加速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明太祖时规定“南人官北、北人官南”,此后,仅避本省,不限南北。清朝时,明确规定荐举中要“避乡”、科举中要“避亲”、任官中要“避籍”。这些做法旨在

A. 密切南北联系

B. 防范结党营私

C. 实现权力制衡

D. 保证地域公平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在中国古代,人们深信天体变化对人事的影响,民间禁习天文历算,与天文历算有关的一切活动均在政府严密控制之下;凡是与稳定江山社稷密切相关的学问均较发达,如兵、医、农、天文、历算、冶炼等。这一现象

A. 表明宗法制度影响巨大

B. 体现了官民的尖锐对立

C. 是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D. 说明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按照法律规定,雅典的公职如执政官将军、议员、陪审员等均由选举产生,任期均为一年。选举法还规定,已任过公职者,在其它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这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一特点?

A. 主权在民

B. 分权制约

C. 轮番而治

D. 法律至上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亚里士多德指出:“在雅典,个人实际上不受到保护,并且任由集体摆布。”材料实际上说明,古代雅典

A. 享有公民权的人数有限

B. 公民才能根本无法施展

C. 城邦推崇少数服从多数

D. 民主制易滋生多数暴政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登特列夫认为:“如果没有自然法,意大利半岛上一个农民小共同体的渺小法律绝不可能演变为后来国际文明的普遍法律。”这主要是因为,罗马法

A. 体现正义和理性原则

B. 核心是保护私有财产

C.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 是资本主义法制先导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市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据此推知,万民法

A. 实现了罗马境内居民间的平等

B. 根源于罗马帝国统治基础扩大

C. 标志着罗马司法体系最终完备

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议会首先是作为特别措施召集的,然后发展为一般惯例,后来僵持不下,经过两次革命之后赢得了最高地位。大臣最初是作为书记官或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是以国王的名义代表国王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在必要时才向国王请示。这主要反映出,英国近代民主制度

A. 秉持王权至上的原则

B. 源于国王与贵族抗衡

C. 具有继承性和浙进性

D. 缺少自主创新的精神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沃波尔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能言善辩,曾先后担任国防大臣、海军司库、主计大臣、财政大臣等职务,其执政晚期,反对派聚集在王储威尔士亲王弗雷德利克周围,盼望有朝一日王位更迭后得到重用,从而形成了“太子帮”。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君主立宪制发生变异

B. 责任制内阁尚未形成

C. 国王仍掌握军政大权

D. 政党政治还不够成熟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为此,宪法的制定者们分别设计了

A. 邦联制、责任制内阁

B. 总统制、三权分立制

C. 联邦制、责任制内阁

D. 联邦制、三权分立制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 有利于政局稳定

B. 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 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 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联邦议会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的共58名议员组成,其中普鲁士占17席,若修改宪法14票即可通过。议员只能按照各邦君主的指示投票。这些规定表明,当时的德国

A. 联邦议会高于帝国议会

B. 普鲁士邦占据主导地位

C. 君主是实,立宪则为虚

D. 由联邦议会多数党组阁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下图是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的部分目录。其中,空白处的标题应是

A. 英国的炮舰政策

B. 清的外援与曾军的奋战

C. 西方国家的携手

D. 朝局之变及时势的认识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表中内容为不同著述对太平军作战情况的叙述。据此可以推知,太平军

事件记述

出处

1859年12月,杨秀清率太平军进攻池州(今安徽贵池)的清军时,“施放洋枪,子落如雨”。

《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上册)

“欲与洋鬼争衡,务先买大炮早备为先,与其有争是定。”“取到其炮,取到车炮架,寻好匠人,照其样式,一一制造。”

《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回忆说,“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则即败”“得其大炮洋枪不计其数”。

《太平天国(资料丛刊)》第2册

 

 

A. 已开始仿造洋枪洋炮

B. 军事进攻中节节胜利

C. 装备并使用新式枪炮

D. 始终以洋枪队为劲敌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甲午战争之前,清朝统治者虽然事事对西方列强让步以求苛安,但唯独对日本一直态度强硬。这主要是因为

A. 日本实力弱于西方列强

B. 火烧圆明园的记忆犹新

C. 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

D. 华夷之辨观念根深蒂固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清末的中国出现了废除帝王纪年采用新纪年的主张,并形成了孔子纪年、黄帝纪年、帝尧纪年、西周共和元年纪年,秦始皇纪年、耶稣纪年之争。这反映了

A. 满汉民族矛盾已不可调和

B. 恢复传统纪年的迫切愿望

C. 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顿繁

D. 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世纪初,孙中山在《排外与国际法》一文中指出:“各国交际,未尝不视国力之强弱以为进退,而相与结不对等之约。”这主要表明,孙中山

A. 具备一定国家主权意识

B. 承认中外条约即国际法

C. 认清了列强的侵略本质

D. 主张废除不平等的条约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和精神财富。下表中关于几种时代精神的表述,前后搭配不正确的是

选项

名称

核心内容

显著特点

A

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B

井冈山精神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

胸怀理想,坚定信念

C

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

“两弹一星”精神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陈独秀加入国民党后,以国民党员的身份,批评孙中山与奉系、皖系军阀建立反直“三角联盟”的传统做法,期望他走到依靠工农革命的道路上来。”陈独秀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 捍卫共产党的独立与纯洁性

C. 巩固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

D. 顺利实施中国城市革命战略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题文)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发生,影响深远。其主要表现在

A. 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B. 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 使朱毛逐斩成为时代称谓

D. 星星之火已成为燎原之势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940年7月,毛泽东斩钉截铁地指出:“只有抗战到底,才能团结到底,也只有团结到底,才能抗战到底。”毛泽东意在强调

A. 维护发展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B. 抗战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C. 抗战胜利能增强民族自尊心

D. 正义战争定能得到国际援助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据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档案》载,重庆谈判前,蒋介石指示谈判代表在政治上对中共可尽量宽大让步,甚至表示可以一再容忍,务取宽大,以此妥协换取军事上的绝对统一。据此推知,重庆谈判最终破裂的真正原因是

A. 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巨大

B. 共产党针锋相对并据理力争

C. 军事统一是蒋介石既定方针

D. 重庆政协会议力主和平建国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894年1月,恩格斯受邀为《新纪元》周刊题词时说,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此处的“联合体”反映出,《共产党宣言》的研究主题是

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 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C.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 实现生产资料公有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巴黎公社委员会每逢开会时,实行临时推选“会议主席”的做法,规定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已的职权发号施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 体现群众的直接意愿

B. 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

C. 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D. 缺乏稳固的领导核心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1962年,溥仪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曾经做了四次皇帝……第四次当皇帝,是在前年……现在我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此处“集体皇帝”的说法意在强调,溥仪当时

A. 已当选为人大代表

B. 被指定为政协委员

C. 成为一名普通公民

D. 梦想重新登基称帝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下图中历史文件的发表,表明

A. 对台政策转变为和平统一

B. “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提出

C. 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 “冷战”结束两岸关系缓和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王朝大规模地移民开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始于秦朝。秦始皇首先对新拓“河南地”重点开发,“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或谓三十四县),临河,徒谪戍以充之”,公元前211年,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两汉加大了开发力度,尤以西汉武帝时最盛,以河套、河西地区突出。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有计划地大规模移民,并鼓励、扶植内地贫民自愿前往耕植和屯田。二是采取强制手段,发罪犯及其家属屯边。三是大規模推行军屯。

—陈子舜《我国历代王朝开发和治理边疆的方略措施》

材料二  在元朝的行省中,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管理的事务,包括边疆民族。“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朝令夕至,声闻毕达”,“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元朝对吐蕃采取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在中央设置的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是帝师和宣政院。帝师是主管全国宗教事务的官员,一般情况下并不直接管理吐蕃事务,而是通过宣政院或向皇帝推荐吐蕃地方官的形式来实现。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为什么放弃联邦制而采取民族区域自治?(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过解释:“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管人数多少,各民族间是平等的。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但是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拔。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采取民族区域自治的办法对于我们是完全适宜的。”

—摘编自陈扬勇《共同纲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加大边疆开发力度的目的及其与秦朝移民实边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边疆治理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放弃联邦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虽然各国都把人民主权作为指导思想,但现实世界中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使每一个人都去直接掌握国家权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因此,人民主权就只能是具有法定选举权的公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由代表代为议政。于是,以选举为基础的代议制应运而生。……可以说,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代议制政治。对此,列宁十分明确的指出,“如果没有代议机构,那我们就很难想象什么是民主,即使是无产阶级民主。”而代议制是资产阶级的创造。这一创造解决了权力行使者的合法性问题,解决了权力行使者是极少数、权力所有者是绝大多数这样的矛盾,标志着人类自我管理水平、管理技术的巨大进步。

材料二  1931年,美国有位专栏作家写道:“政治已变得如此昂贵,以至于连输都要花很多钱。”在美国,1860年,共和党为使林肯当选总统只花了10万美元的竞选费用,而在100年后的1960年,同一数额只够支持半小时的全国电视网的费用。2000年、2004年的总统竞选耗资均在30亿美元上下。美国总统还享有立法否决权。他除了运用一般否决权外,还运用口袋否决权,即总统在国会休会十天前,接到国会送交其签署的法案有意搁置不签,也不退回,让这项法案到期自行作废。这种具有绝对否决性质的否决方式已经被历届美国总统使用了700次以上。1995年11月,美国部分政府机构,因民主党的总统和共和党把持的国会,在1996年度财政预算法案上,长期达不成一致意见,被迫几次关门。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威尔逊,在总结8年的总统生涯时,深有感触地说:“三权分立的这种制约和平衡恰恰是功过参半。由于权力分散,所以没有力量。由于权力太多,所以行动不够敏捷。由于程序复杂,所以运转不灵,效率不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凌胜银《西方民主政治的宏观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代议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弊端。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演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具备领导革命的极优越条件,但领导权并不是天生的属于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共“三大”前后,党内普遍认为工人阶级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陈独秀提出要由国民党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不仅是他本人的看法,也代表了共产党人当时普遍的认识水平。1924年10月以后,由于实践提供的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有关指示,党内开始讨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并在1925年1月召开的“四大”上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必须参加民主革命,并取得领导地位。党的“八七”会议报告指出,党在今后的策略是独立领导工农阶级开展斗争。1928年,党的六大在正确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的政治经济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只有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地位,才能解决反帝反封建的两大任务。遵义会议后,这一宝贵认识逐渐成为全党的实际行动。

材料二1935年12月,中共在瓦窑堡会议中强调党要“率领中国革命”,毛泽东也在报告中指出,在形成中的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增加了共产党批评同盟者、揭破假革命、争取领导权的责任”。刘少奇也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目前革命阶段中,应以中国革命唯一领导者的资格,率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与叛变,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使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阶段去。”(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党正确地坚持了自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相对独立性,坚决同国民党争夺抗战的领导权,在稳固地领导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前提下,对民族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使自己的领导艺术更加成熟,终于在解放战争时期形成了包括全部革命阶级在内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卫东《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立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共对革命领导权问题的认识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共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领导艺术更加成熟”的表现,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