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甲午战争之前,清朝统治者虽然事事对西方列强让步以求苛安,但唯独对日本一直态度强硬...

甲午战争之前,清朝统治者虽然事事对西方列强让步以求苛安,但唯独对日本一直态度强硬。这主要是因为

A. 日本实力弱于西方列强

B. 火烧圆明园的记忆犹新

C. 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

D. 华夷之辨观念根深蒂固

 

D 【解析】中国一直对日本态度强硬,主要原因是认为日本是蕞尔小邦,是中国的属国,中国一直把日本当做蛮夷之地,故选D;A不完全符合史实,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日本的国力已经赶超某些欧洲列强,故排除A;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与日本没有关系,故排除B;C不符合史实,这时中国的清政府已经对近代外交有一定的了解,故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中内容为不同著述对太平军作战情况的叙述。据此可以推知,太平军

事件记述

出处

1859年12月,杨秀清率太平军进攻池州(今安徽贵池)的清军时,“施放洋枪,子落如雨”。

《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上册)

“欲与洋鬼争衡,务先买大炮早备为先,与其有争是定。”“取到其炮,取到车炮架,寻好匠人,照其样式,一一制造。”

《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回忆说,“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则即败”“得其大炮洋枪不计其数”。

《太平天国(资料丛刊)》第2册

 

 

A. 已开始仿造洋枪洋炮

B. 军事进攻中节节胜利

C. 装备并使用新式枪炮

D. 始终以洋枪队为劲敌

 

查看答案

下图是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的部分目录。其中,空白处的标题应是

A. 英国的炮舰政策

B. 清的外援与曾军的奋战

C. 西方国家的携手

D. 朝局之变及时势的认识

 

查看答案

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联邦议会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的共58名议员组成,其中普鲁士占17席,若修改宪法14票即可通过。议员只能按照各邦君主的指示投票。这些规定表明,当时的德国

A. 联邦议会高于帝国议会

B. 普鲁士邦占据主导地位

C. 君主是实,立宪则为虚

D. 由联邦议会多数党组阁

 

查看答案

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 有利于政局稳定

B. 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 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 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查看答案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为此,宪法的制定者们分别设计了

A. 邦联制、责任制内阁

B. 总统制、三权分立制

C. 联邦制、责任制内阁

D. 联邦制、三权分立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