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王朝大规模地移民开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始于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王朝大规模地移民开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始于秦朝。秦始皇首先对新拓“河南地”重点开发,“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或谓三十四县),临河,徒谪戍以充之”,公元前211年,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两汉加大了开发力度,尤以西汉武帝时最盛,以河套、河西地区突出。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有计划地大规模移民,并鼓励、扶植内地贫民自愿前往耕植和屯田。二是采取强制手段,发罪犯及其家属屯边。三是大規模推行军屯。

—陈子舜《我国历代王朝开发和治理边疆的方略措施》

材料二  在元朝的行省中,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管理的事务,包括边疆民族。“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朝令夕至,声闻毕达”,“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元朝对吐蕃采取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在中央设置的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是帝师和宣政院。帝师是主管全国宗教事务的官员,一般情况下并不直接管理吐蕃事务,而是通过宣政院或向皇帝推荐吐蕃地方官的形式来实现。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为什么放弃联邦制而采取民族区域自治?(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过解释:“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管人数多少,各民族间是平等的。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但是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拔。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采取民族区域自治的办法对于我们是完全适宜的。”

—摘编自陈扬勇《共同纲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加大边疆开发力度的目的及其与秦朝移民实边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边疆治理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放弃联邦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目的: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解决边疆危机。(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不同之处:移民范围扩展到河套、河西地区;方式更加多样;出现军犯家属屯边和士兵屯边。(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2)特点: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有重大创新;目的多为巩固军事征服成果;因俗而治。 贡献: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密切了边疆与中原的联系;改变了唐以来的羁縻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使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奠定了我国疆域版图的基本格局。 (3)原因:历史上长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挫败少数民族中反动分子的挑拨分化;中苏民族状况与世情不同。(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评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特殊国情与历史经验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行使民主权利。(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解析】 (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目的:这需要结合所学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知识来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即位之初,就面临着中央集权的危机,北部匈奴长期南下进扰,并一度控制了西域等地,所以对汉武帝而言,目的是解决边疆危机,以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不同之处:由材料一中的“两汉加大了开发力度,尤以西汉武帝时最盛,以河套、河西地区突出”可得出移民范围扩展到河套、河西地区;由材料一中的“徒谪戍以充之”和“主要方式有三种”可得出方式更加多样;由材料一中的“发罪犯及其家属屯边”、“大規模推行军屯”可得出出现军犯家属屯边和士兵屯边。 (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特点:由材料二中的“在元朝的行省中,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管理的事务,包括边疆民族”、“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 、“元朝对吐蕃采取了政教合一的政策”等信息可得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有重大创新;由材料二中的“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朝令夕至,声闻毕达”可得出目的多为巩固军事征服成果;由材料二中的“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元朝对吐蕃采取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并不直接管理吐蕃事务,而是通过宣政院或向皇帝推荐吐蕃地方官的形式来实现”可得出因俗而治。 贡献:结合上述特点和所学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来回答。元朝的第一个创新是实行行省制,这是对郡县制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在边疆地区也设置行省,就密切了边疆与中原的联系;由材料二中的“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可得出改变了唐以来的羁縻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样就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结合所学可知,西藏地区通过宣政院和帝师的设置,使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这些举措奠定了我国疆域版图的基本格局。 (3)原因: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三”回答。由材料三中的“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管人数多少,各民族间是平等的”可得出历史上长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材料三中的“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可得出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由材料三中的“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拔”可得出挫败少数民族中反动分子的挑拨分化;由材料三中的“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办法对于我们是完全适宜的”可得出中苏民族状况与世情不同。 评价: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从这一制度出台的背景、主导者的智慧、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意义等角度来回答。从背景上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特殊国情与历史经验的结晶;从主导者的智慧角度来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对于国家而言,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对于各民族发展来看,它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行使民主权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历史文件的发表,表明

A. 对台政策转变为和平统一

B. “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提出

C. 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 “冷战”结束两岸关系缓和

 

查看答案

1962年,溥仪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曾经做了四次皇帝……第四次当皇帝,是在前年……现在我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此处“集体皇帝”的说法意在强调,溥仪当时

A. 已当选为人大代表

B. 被指定为政协委员

C. 成为一名普通公民

D. 梦想重新登基称帝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委员会每逢开会时,实行临时推选“会议主席”的做法,规定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已的职权发号施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 体现群众的直接意愿

B. 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

C. 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D. 缺乏稳固的领导核心

 

查看答案

1894年1月,恩格斯受邀为《新纪元》周刊题词时说,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此处的“联合体”反映出,《共产党宣言》的研究主题是

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 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C.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 实现生产资料公有

 

查看答案

据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档案》载,重庆谈判前,蒋介石指示谈判代表在政治上对中共可尽量宽大让步,甚至表示可以一再容忍,务取宽大,以此妥协换取军事上的绝对统一。据此推知,重庆谈判最终破裂的真正原因是

A. 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巨大

B. 共产党针锋相对并据理力争

C. 军事统一是蒋介石既定方针

D. 重庆政协会议力主和平建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