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高二历史期末复习必修三一、二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的漫画。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 庄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孟子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其利。”反映的是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

A. 老子

B. 孟子

C. 墨子

D. 荀子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题文)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奠定于

A. 夏商西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魏晋南北朝时期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活在战国时期    B. 提出“民贵君轻”

C. 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D. 主张“性本善”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他最早把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

B. 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

C. 他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倡导法治

D. 他提出“天人感应”,主张顺其自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A. “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唐章碣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

A. 统一方国,焚书坑儒

B. 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C. 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 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 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 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 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 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题文)下列哪位人物不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

A.

B.

C.

D.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深察名号》)从董仲舒的这句话中可以发现,他(   )

A.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C. 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气关系论主要吸收了谁的思想?

A. 二程    B. 张载    C. 周敦颐    D. 李翱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 “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工商皆本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

A. 工商皆本

B. 反对礼教

C. 反对君主专制

D. 注重实学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 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 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 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 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在浙江绍兴兰亭,可以欣赏“书圣”的书法作品《兰亭序集》。请问,这位“书圣”是

A. 王羲之    B. 柳公权    C. 顾恺之    D. 颜真卿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题文)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关于汉字的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    B.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C. 金文、甲骨文、隶书、篆书    D. 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古典主义    D. 现代主义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中国四大发明中,对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革命性作用的是

A. 火药的发明    B. 指南针    C. 造纸术    D. 印刷术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 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 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 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 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 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 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 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 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 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入学儒家,即

A. 爱无差等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存天理,灭人欲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 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 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 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 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四大发明中,技术雏形形成最早的一项是

A. 指南针    B. 活字印刷术    C. 火药    D. 造纸术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题文)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历史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促进了欧洲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源

③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④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迈进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怀素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关于《诗经》和楚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标志着我国诗歌创作的成熟  ②《诗经》以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为创作态度

③诗经中“风”是最精华的部分      ④“楚辞”是一种新的散文体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A. 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 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 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 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苏轼有一次问一个善歌的人:我词比柳(永)词何如?那人答道: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苏轼暗暗点头,主要是因为

A. 被人恭维    B. 准确理解了两人的词风

C. 扬苏贬柳    D. 广为流传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的这一特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专制主义强化

B. 商品经济发展

C. 拜金主义盛行

D. 轻商思想淡化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梅兰芳先生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起多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访问苏联进行演出,展示了中国京剧的神奇魅力,获得巨大的成功。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 )

A. 我国京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走向成熟

B. 梅兰芳是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之一

C. 民国时期,梅兰芳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D. 艺术交流可以调和国际矛盾,加深各国人民的友谊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 “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的事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

A. 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 历史学家阐释历史,难免主观因素

C. 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 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 乾嘉落户同光扬名名族瑰宝

B. 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 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

D. 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荀子·性恶》

材料三: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韩非子·显学》

材料四:专任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⑴ 材料一阐明的主要治世之道是什么?用引文内容回答,并指出此观点的缺陷。

⑵ 材料二体现了荀子的什么思想?以材料为依据,加以证明。

⑶ 根据材料四回答,秦始皇采用了上列哪段材料中的治世主张?并引用一句相同观点的史料,以证之。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亡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材料四 “或曰:臣不与子孙并称呼?曰:非也。父子一气,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孝子之子分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

——《明夷待防录·原君》

请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

(2)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指出君臣与父子关系有何不同?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何不同?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请欣赏下列文学作品:

材料一: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最后“白头”二句:头上的白发,愈搔愈稀疏,简直梳不拢了。

——摘自唐诗三百首

材料二:曲玉管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向天洲,思悠悠。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云。每登山临水,若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注释:锦字:情书    难偶:难遇   

——摘自宋词三百首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作者对唐朝历史上的哪一件事情所感?由此你谈谈历史与文学的关系。

(2)材料二中的宋词属于哪一派别?与唐诗比较,词的主要的优点是什么?由此可以推断词在宋朝繁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详细信息
41. 难度:困难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文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而仕也,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群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摘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他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材料二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