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文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文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而仕也,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群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摘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他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材料二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考查学生抓住材料有效信息概括归纳的能力。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文字“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等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新见”, 依据材料文字“而分治之以群工”、“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归纳得出。 第(2)问,第一小问,方法,“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绝对尺度”,可见作者认为历史事件应该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去评价,否则有失偏颇。第二小问,注意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评论。 第(3)问,注意围绕“传统”和“交流”,审题时抓住两者“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分析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欣赏下列文学作品:

材料一: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最后“白头”二句:头上的白发,愈搔愈稀疏,简直梳不拢了。

——摘自唐诗三百首

材料二:曲玉管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向天洲,思悠悠。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云。每登山临水,若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注释:锦字:情书    难偶:难遇   

——摘自宋词三百首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作者对唐朝历史上的哪一件事情所感?由此你谈谈历史与文学的关系。

(2)材料二中的宋词属于哪一派别?与唐诗比较,词的主要的优点是什么?由此可以推断词在宋朝繁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亡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材料四 “或曰:臣不与子孙并称呼?曰:非也。父子一气,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孝子之子分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

——《明夷待防录·原君》

请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

(2)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指出君臣与父子关系有何不同?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荀子·性恶》

材料三: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韩非子·显学》

材料四:专任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⑴ 材料一阐明的主要治世之道是什么?用引文内容回答,并指出此观点的缺陷。

⑵ 材料二体现了荀子的什么思想?以材料为依据,加以证明。

⑶ 根据材料四回答,秦始皇采用了上列哪段材料中的治世主张?并引用一句相同观点的史料,以证之。

 

查看答案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查看答案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 乾嘉落户同光扬名名族瑰宝

B. 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 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

D. 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