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考古发现,商代的贵族墓葬遗址大多有手工业作坊,出土文物尤以下列所示最为普遍。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商朝手工业普通繁荣

B. 先秦青铜技术发达、

C. 作坊主要为官方服务

D. 战争频繁礼崩乐坏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汉武帝令诸侯王得“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并隶属汉郡;又令仕于诸王者地位低于中央所任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禁止士人和诸侯王交游。汉武帝此举旨在

A. 强化地方行政监察

B. 多管齐下维护统一

C. 不拘一格笼络人才

D. 大力限制外朝权力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唐后期著名诗人元稹在为白居易《长庆集》所作序言中说,白诗被“缮写模勒(仿照原样雕刻),卖于市井,处处皆是……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由此可见

A. 白诗关注民生最为流行

B. 民众商品意识普遍增强

C. 技术进步有益文化传播

D. 政局变动刺激文学繁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8世纪中期以后,所谓对外贸易,已非中外双向对等贸易,而仅仅局限于在中国本土接纳外国商人来华贸易这一“极不正常的格局”。这一格局

A. 阻止了西方的早期殖民侵扰

B. 确认了中华文明的领先地位

C. 巩固了中国在外贸中的优势

D. 贻误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机遇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翰林院编修丁立钧(1854-1902)说,“窃见近年条陈时政者,多欲弃中国数千年成法改从外国”,以致“近年以来,正学不明,人心思动……以圣贤书为无所用,以礼教事为不必拘,以先王之政法为万不可行。”这反映出当时

A. 传统文化已然不合国情

B. 清廷权力外移趋势明显

C. 传统观念受到严峻挑战

D. 学习西方已成社会共识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与美英等西方列强签订关税新约,进而在1929年实施新税则,不敢大幅度提高进口税;到1933年再次实施新税则时,则根据需要自行提高或维持原税率。这一变化主要是借助了

A. 统一后逐渐增强的国力

B. 国内外形势和国际规则

C. 北伐打击列强侵华势力

D.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48年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全文刊发“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刊文指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该刊文作为一种史料

A. 可纳入党史研究的资料范畴

B. 准确再现了过渡时期的历史

C. 比其他刊物更具有史料价值

D. 证明新闻报道具有高可信度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为新中国1950-2005年粮食产量与人均粮食变动情况。影响变动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2001年前人口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信息网”

A. 经济体制与国家政策的调整

B. 个体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情

C. 社会秩序保证经济持续发展

D. 人口急剧膨胀供需矛盾突出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古希腊悲剧大多是讲,灾难降临在英雄头上,这往往是神的旨意,他们却凭借崇高的自由意志和激昂的抗争精神,高扬了不甘向命运屈服的积极的生命意识。这反映出古希腊

A. 普遍崇尚理性思想

B. 平民权利不受重视

C. 宗教信仰观念淡薄

D. 人的价值受到尊崇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689年初在伦敦召开两院联席会议,议会把王冠连同早已拟好的“权利宣言”一起呈献给威廉和玛丽,后者表示接受议会和宣言要求,即位为英国国王和王后。这一事件

A. 孕育了工业革命的前提

B. 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C. 实现了国王“统而不治”

D. 结束了贵族政治时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加强了法、德合作,以“法德轴心”推动欧洲共同体的发展;但在主张改革北约领导机构以取得与美国平等的地位遭到拒绝后,法国将自己的军事力量撤出了北约防务体系。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 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

B. 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法国试图主导欧洲秩序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A. 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B. 感性思维不断遭受挑战

C. 传统文学流派相继被淘汰

D. 西方文学流派不断创新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战后至民国时期,新设的近代企业逐渐向内地以至东北、西南、西北等地伸展,移向和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区,但这并不能改变近代工业偏重于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商埠的总体格局。同时,国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市也以沿海省份占较大比重。另外,国民大革命以广州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北伐胜利进军使革命势力迅速发展至长江流域乃至黄河流域中部。这种南北方革命发展不平衡局面在此后一定时期仍将延续。—摘编自戴安钢《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至19世纪50年代末,北方集中了全美绝大多数工厂和国家工业投资总额,特别是东湘地区占据城市人口的绝对主体,大型发达城市基本聚集于此。城市—工业心脏地带开始在此形成并日趋牢固,确立了其经济领军地位,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发展机遇,引导国家适应热术革新。相反,南方种植园主对工业的投资微乎其微,却为增强在参议院中的势力要求在新州扩展奴隶制,造成了南方工业极端落后。南北双方矛质不断升级,国家处于分裂的边缘。—摘编自隋笑宇《美国内战前东北部城市化高速发展原因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民国时期工业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方对近代美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并分析中、美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某种程度上讲,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一种否定。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二者的冲突是缓慢展开的,变革对历史传承性的破坏是长期渐进的,在东方现代化进程中,是突发性的,到处都引起历史传承性的断裂。当然,这冲突中往往又包含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性传承、发展与创新,利用传统因素为成功的现代化助力。

——摘编自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等

围绕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所提论题明确,阐释史论结合。)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后,一大批新式学堂随之兴起。1901年“清末新政”后,各式学堂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在入学条件、修业年限、课程设置等方面给予明确的规定。1902年(农历壬寅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将学校划分为三段七级。初等教育阶段包括蒙学堂4年、寻常小学堂3年和高等小学堂3年,中等教育学制4年,“为高等专门之始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年。这就是“壬寅学制”。“教育之有系统自此始。”然而该学制虽公布却未能实施。

1904年被称为“癸卯学制”的《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分为基础教育和专门职业教育两大部分,学制仍分为三段七级。还详尽规定学堂办学宗旨、招生汁象、入学条件、课程设置等。其立学宗旨为“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正式建立。

——摘编自谢长法《清末学制近代化的历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学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末学制改革。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巴黎和会所建立的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西方的相互关系。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它们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日本积极在该地区进一步扩展势力。美国一方面对巴黎和会的结果不满,另一方面对日本扩张不安,美日矛盾迅速发展。同时,各国海军军备竞赛加剧。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会议,参加国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会议有两个主要议题,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会议实际上是在美、英、日三国操纵下进行的。会议期间和结束时,与会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协定和决议案,其中主要有:《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到1922年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考虑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激情和仇恨,那些条约是可以理解的,但它们制造出的问题与所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国】罗伯特·E·勒纳,爱德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选峰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杨时(1053-1135年),南剑将乐(今福建)人,理学家、教育家。师从二程,先后在北宋末南宋初任官收徒讲学,是在两个时代之间传递理学的重要人物。用列庄、华严宗、《易线》的内容来阐述哲学思想,提出由诚意正心而推之于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合一之说;用《大学》、《中庸》、《孟子》中“格物致知”、“诚”、“形色”、“天性”等概念来丰富思想,苦心论证界心与道心、天理与人欲的分别;他主张修身以自我为对象,净化己心,涵养仁义道德;在自然观上,吸收了张载“气”的唯物主义学说;教育方面强调“学以至圣”,重视“尊师重教”,而有为教育“精思力行”,崇尚书院治学,创办了东林书院。二程理学,(杨时)之后,“三传而有朱子,使此道大光,衣被天下。”他的哲学思想流传到国外,在南朝鲜、日本的影响很大。

——摘编自刘京菊《杨时承洛启闽的理学思想》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件说明杨时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杨时思想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