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战后至民国时期,新设的近代企业逐渐向内地以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战后至民国时期,新设的近代企业逐渐向内地以至东北、西南、西北等地伸展,移向和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区,但这并不能改变近代工业偏重于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商埠的总体格局。同时,国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市也以沿海省份占较大比重。另外,国民大革命以广州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北伐胜利进军使革命势力迅速发展至长江流域乃至黄河流域中部。这种南北方革命发展不平衡局面在此后一定时期仍将延续。—摘编自戴安钢《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至19世纪50年代末,北方集中了全美绝大多数工厂和国家工业投资总额,特别是东湘地区占据城市人口的绝对主体,大型发达城市基本聚集于此。城市—工业心脏地带开始在此形成并日趋牢固,确立了其经济领军地位,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发展机遇,引导国家适应热术革新。相反,南方种植园主对工业的投资微乎其微,却为增强在参议院中的势力要求在新州扩展奴隶制,造成了南方工业极端落后。南北双方矛质不断升级,国家处于分裂的边缘。—摘编自隋笑宇《美国内战前东北部城市化高速发展原因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民国时期工业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方对近代美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并分析中、美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17. (1)特点:偏重沿江沿海(或东重西轻、南重北轻,区域分布不平衡),逐渐向内地扩展,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 成因:传统经济格局的制约;近代政府的工业政策;列强侵华进程的影响;西学在中国的逐步传播;沿江沿海的区位条件等 (2)贡献:引领工业进程;引导技术革新;创造发展机遇;推动政策变革。 影响:中国方面,推动了中国经济向近代转型,促进地方行政管理近代化改革,但也加剧了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不利于工业化和民主革命形势整体发展。美国方面: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展,但也加剧了南北经济体制冲突,为内战爆发埋下隐患。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近代工业偏重于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商埠的总体格局” “新设的近代企业逐渐向内地以至东北、西南、西北等地伸展”可知是偏重沿江沿海,逐渐向内地扩展;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方面回答特点。第二小问成因,根据材料一 “国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市也以沿海省份占较大比重”可知是近代政府的工业政策和沿江沿海的区位条件等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传统经济格局的制约、列强侵华进程的影响、西学在中国的逐步传播等方面思考作答。 (2)第一小问贡献,根据材料二“城市—工业心脏地带开始在此形成并日趋牢固,确立了其经济领军地位,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发展机遇,引导国家适应热术革新”可知是引领工业进程和引导技术革新;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创造发展机遇、推动政策变革等方面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推动了中国经济向近代转型、促进地方行政管理近代化改革、但也加剧了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不利于工业化和民主革命形势整体发展等方面回答中国方面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展,但也加剧了南北经济体制冲突,为内战爆发埋下隐患方面回答美国方面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A. 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B. 感性思维不断遭受挑战

C. 传统文学流派相继被淘汰

D. 西方文学流派不断创新

 

查看答案

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加强了法、德合作,以“法德轴心”推动欧洲共同体的发展;但在主张改革北约领导机构以取得与美国平等的地位遭到拒绝后,法国将自己的军事力量撤出了北约防务体系。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 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

B. 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法国试图主导欧洲秩序

 

查看答案

1689年初在伦敦召开两院联席会议,议会把王冠连同早已拟好的“权利宣言”一起呈献给威廉和玛丽,后者表示接受议会和宣言要求,即位为英国国王和王后。这一事件

A. 孕育了工业革命的前提

B. 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C. 实现了国王“统而不治”

D. 结束了贵族政治时代

 

查看答案

古希腊悲剧大多是讲,灾难降临在英雄头上,这往往是神的旨意,他们却凭借崇高的自由意志和激昂的抗争精神,高扬了不甘向命运屈服的积极的生命意识。这反映出古希腊

A. 普遍崇尚理性思想

B. 平民权利不受重视

C. 宗教信仰观念淡薄

D. 人的价值受到尊崇

 

查看答案

下图为新中国1950-2005年粮食产量与人均粮食变动情况。影响变动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2001年前人口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信息网”

A. 经济体制与国家政策的调整

B. 个体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情

C. 社会秩序保证经济持续发展

D. 人口急剧膨胀供需矛盾突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