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 历史(选修)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古代雅典官员任职期间,“任何公民都可因他行为不敬或侵占公款、叛国,共谋或其他严重犯罪活动而启动一种‘指控程序’来反对他,如果情况属实,他就被判处死刑。案件首先由议事会来判决,但更严重的案件通常由议事会交由陪审法庭来做最终判决,极其严重的案件,像叛国罪,由公民大会来审问”。这说明古代雅典

A. 对政治权力实行严格的制约

B. 公民大会是最高司法机构

C. 直接民主能够确保司法公正

D. 司法审判程序缺乏合理性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指出:“我们很难相信由一年召开40次、每次仅有几个小时的超过6000人的公民大会来制定一般政策是有效率的。温和的理性怀疑论就能表明这种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提议权的公民大会将很快就会蜕变为暴动。”该论点实质上反映出古代雅典

A.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B. 公民大会行政效率低下

C. 民众的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D. 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明显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把诉讼程序和法庭术语汇编成册,公诸于众,并公布了开庭日和不开庭日。”这一系列措施

A. 铲除了罗马贵族的特权

B. 为罗马成文法诞生奠定基础

C. 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D. 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采用了英国式的代议制民主的政治框架。与美国式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相比,英国式的责任内阁制的显著特点是

A. 内阁掌握国家全部权力

B. 政府行政权受议会制约较小

C. 执行两党轮流执政制度

D. 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更趋完备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 境内各邦拥有军政大权

B. 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C. 国家权力被普鲁士垄断

D. 政权采用了联邦体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近代的一场战争时说:“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该战争之后

A. 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 西方列强加快对华资本输出的步伐

D. 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主动顺应了世界潮流

C. 满足了农民阶级的愿望

D. 兼具空想性和进步性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A. 太平天国缺乏可行的革命纲领

B. 农民阶级担负民主革命任务

C. 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D. 封建制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面框内所述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A. 推动了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B. 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这是一幅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对敌作战的木刻漫画(图中文字为出击平汉路),下列对其寓意的解读错误的是

A. 毒蛇象征着邪恶的侵华日军

B. 剪刀喻指出击平汉路的八路军

C. 反映正面战场抗战的战术特点

D. 鼓舞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决心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B. 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

C.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毛泽东在给前线的作战电报中提出:“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我们准备令刘伯承、邓小平……歼灭黄维兵团之后,留下杜聿明指挥……诸兵团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敌向徐州、郑州、西安、绥远诸路逃跑,是没有可能或很少可能的。”据此判断,该电文的主要意图是

A. 指示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B. 防止辽沈战役中东北敌军的南逃

C. 确保平津战役的顺利开展

D. 要求迅速歼灭淮海战场上的敌军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最能说明这一原理实际应用的历史事件有

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俄国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③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在大城市发动武装起义

④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2年版俄罗斯普通学校历史教科书《俄罗斯1917年的革命风暴》将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它们不矛盾主要表现在

A.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C. 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 努力实现和平民主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在革命高潮中,各种政治力量很活跃。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材料反映的革命事件使俄国

A. 最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B. 出现苏维埃和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C. 很快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漫画《步步高升》(下图)显示,人民代表正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步步高升”,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处的“人民政协”

A. 具有人民民主性质

B. 经过人民普选产生

C. 组成了爱国统一战线

D. 主要职能是民主监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54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表明

A.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 人民政协的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人民政协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据中国网刊载:1973年,毛泽东委托民主人士章士钊前往香港与台湾人士接触,商谈国共两党再度合作事宜;1975年,年迈的蒋介石思乡心切,委托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密约毛泽东访问台湾。这些做法

A. 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B. 彰显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C. 宣告了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D. 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材料

结论

A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B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我国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1956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D

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A. A

B. B

C. C

D. D

 

二、null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各级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在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这一法律规定

①是维护“一国两制”的重要基础

②有助于维护香港法治和社会稳定

③是“九二共识”在法律上的体现

④是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三、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治国方略是治理国家的战略性指导原则和全盘的方针与策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将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概括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的真正才能。”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说道:“名位便应该轮番,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

材料二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不能再左右国家。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某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摘选自《人民日报》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相关史实,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治民主化历程的特点。

(3)材料三中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有何具体表现?与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选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的讲话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材料二所述内容与材料一中的哪一基本原则相违背?为什么?该内容揭示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为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在法律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重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宪法的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利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

——摘编自[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材料二通过1832年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1832年改革证明在工业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改革之路在英国仍能行得通。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材料三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宪法的缔造者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并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他们在国会选举上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2)根据材料二说明如何理解1832年议会改革并没有走完“民主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之路在英国仍能行得通”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德意志帝国议会制度的进步之处与不足。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认识。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改组国民党而采取的举措。根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国民革命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的新特点。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运动,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发展到一个新高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协议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摘自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日战争在民族复兴史上的地位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