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周礼》中的同姓不婚被规定于《唐律中》,尽管唐以后的政府在司法实践中不干涉同姓为婚,但直到清代,同姓不婚在立法中却始终未能废止。诸如此类立法和司法实践脱离的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这反映了

A. 唐代以来法律的儒家化

B. 法制理念追求礼法结合

C. 社会进步弱化宗法观念

D. 制度建构经常不拘常格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不仅重视“忠君”,也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限君”。下列儒家思想主张中有“限君”意图的是

A. 天行有常

B. 天人感应

C. 君权神授

D. 格物致知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士子外用儒术以处世,而内修禅学以修身,宋代这种修禅之风在士大夫中流传日盛。”这表明

A.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三教在互补中呈现融合

C. 儒学具有与时俱进精神

D. 儒学发展一度出现困境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黄宗羲曾提出“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顾炎武也说过“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下列对他们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

A. 推祟先秦时期封建制度    B. 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统治

C. 反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D. 对近代民权意识产生影响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公元751年,造纸术开始西传,但直到1276年才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造纸术外传缓慢主要由于(   )

A. 文明交流途径有限    B. 传统科技的自身缺陷

C. 北部边疆战乱不已    D. 中国外交体制的封闭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发生日食。有官员认为是“天人感应”“灾异尤甚”,有官员认为是钦天监推测日食方法有误,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传统历法。这表明当时

A. 天人感应的思想被否定

B. 经世致用成为社会思潮

C. 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D. 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周代的采诗官定期到民间收集歌谣。《诗经》是周王朝约五百年间社会面貌的形象反映,被称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雅》和《风》中有不少篇章是贵族和平民的讽刺诗。这表明

A. 周朝统治者非常顺应民情    B. 诗歌能够真实地再现社会面貌

C. 平民对政治有一定发言权    D. 《诗经》是周朝制定政策的依据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据古文字学家研究,殷墟甲骨文中商王用于称呼死去的父王的“帝”,与金文的帝(啻)考的“帝”和见于典籍的嫡庶的“嫡”,是关系极为密切的亲属词。这说明(   )

A. 人神共治是中国特色    B. 父系关系开始受到重视

C. 皇权来源于宗法祭祀    D. 古文字是文明重要载体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用单一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本原,后来,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则以思想作为解释世界本原的主要因素,并认为物质是占第二位的因素。这反映出(   )

A. 自然哲学是西方人文主义最初体现

B. 苏格拉底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科学合理

C. 古希腊哲学研究从自然向社会转变

D. 客观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共同追求

 

二、null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1543年《天体运行论》出版,针对“日心说”,路德讥讽哥白尼是“自命不凡的占星术士”“愚蠢到公然与圣经相违背”,加尔文也回应道“有谁胆敢将哥白尼的依据置于圣灵之上呢?”这表明

A. 自然科学仍待突破神学的束缚

B. 宗教改革阻碍科学革命的推进

C. 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背道而驰

D. 新教与旧教教义主张基本一致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张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这一思想的提出(      )

A. 巩固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B. 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

C. 强化了天主教的禁欲思想    D. 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

 

四、null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法国思想家博丹(1530—1596年)提出国家主权理论,认为国家是民族利益的集合整体,主权是国家最本质的特征,具有不可转让性和永久性,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国家应按法律来治理。在当时,该理论

A. 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 具有反对教权的现实意义

C.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

D. 标志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下列孟德斯鸠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伏尔泰的主张不同的是

A. 反对君主专制

B.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C. 主张君主立宪

D. 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卢梭声称,可以从感情、感觉和心灵学到经验的教训,学到理性所永远不能确立的真理。他的这种思想

A. 摆脱了自然法则的制约

B. 充实了启蒙运动的自由理念

C. 凸显了激进的政治色彩

D. 否定了理性启蒙的历史作用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的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

A. 主观因素完全取代了客观因素    B. 客观因素逐渐压倒了主观因素

C. 主观因素逐渐压倒了客观因素    D. 客观因素部分取代了主观因素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某学者在论及西方历史上的某一文艺思潮时说:“他们或对过去充满缅怀,或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唯独对现实充满仇视。”此文艺思潮应属于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康有为说:“人道……自族制而为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渐立酋长,由酋长而渐正君臣,由君主而渐至立宪,由立宪而渐至共和;……盖自据乱进而升平,升平进为太平,因革有由,验之万国,莫不同风。”这体现了康有为

A. 民主共和是终极目标    B. 坚持进化论的历史观

C. 借古讽今的宣传策略    D.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875年,郑观应在《易言》中写道:泰西列国“设有上下议院”。“所冀中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体察民情,博采众议。”这一认识

A. 是对中体西用的具体表述    B. 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C. 对洋务派的思想有所突破    D. 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19年8月,商务印刷馆出版了《新体国语教科书》,该书把生字单独列出并注音,练习有语言训练,课文材料非常口语化。经教育部审定后,成为国民学校教科书。这表明

A. 文学革命推动了文化转型

B. 民主和科学已成为社会共识

C. 白话文运动深入社会底层

D. 学校教育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须做“言之有物”,即有“情感”、“思想”的文章;而对于当时青年“不思奋发有为”,但只知“发牢骚之音”的“暮气”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这说明当时

A. 民族危机严重

B. 出现尊孔复古逆流

C. 强调文学应自由讨论

D. 社会急需思想变革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下图是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A.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工业发展相对疲软

B. 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新经济的出现

C. 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动力未发生根本变化

D. 第二、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较为迅猛

 

六、null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毛泽东的某文献如下论述:“在这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该文献应该发表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七、单选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

A. 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

B. 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

C.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D. 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一位美国科学家指出,1960年,中国的二十五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建国后培养出来的;这一时期,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B. 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

C. 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缩小

D. 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902 年,蔡元培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学校开设有炸药制造技术等相关课程,并认为女子适合从事暗杀活动。这反映出当时(   )

A. 女性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B. 人才培养注重职业技能

C. 政治风潮影响新式教育    D. 办学思想体现兼容并蓄

 

八、null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他们的观点,事实上是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搬就行了。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当时这一讲话的现实意义是

A. 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 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C. 有利于打破“右”的思想的禁锢

D. 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锐利武器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史学家黄邦和说:“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就不可能出现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这表明“地理大革命”

A. 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 实现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C. 促进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D. 奠定了欧洲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基础

 

九、单选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进入20世纪以后,立体画派一改传统欧美画追求形象、逼真、写实的技法,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20世纪后现实主义画派盛行    B. 浪漫主义之风影响绘画艺术

C. 科技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视野    D. 艺术家善于运用“光”和“色”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956年1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指出:在学术、艺术、技术的发展上,不要做“盖子”;“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个人的才能,采取自己的风格,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我国学术、艺术、技术的水平,并使新一代得益。为了发展自由讨论,又必须与党内、党外各种各样的宗派主义门户之觅进行适当的斗争。陆定一的言论

A. 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B. 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 反映了学术问题去政治化的要求

D. 纵容资产阶级思想的自由发展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912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国家社会主义……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据此推断孙中山(   )

A. 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改造中国    B. 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 发展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想    D. 认为铁路交通为国家富强的根本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据此可知,中国近代科技落伍的原因是(   )

A. 八股取士禁镏人们的思想    B. 儒学强调入与自然和谐相处

C. 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D. 忽视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下表为全国1977年—1982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率

时间(年)

参加高考人数(万人)

录取人数(万人)

录取率(%)

1977

570

27

5%

1978

610

40.2

7%

1979

468

28

6%

1980

333

28

8%

1981

259

28

11%

1982

187

32

17%

 

对参加高考人数的变化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   )

A. 恢复高考制度    B.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 文化大革命    D. 改革开放

 

十、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官学教育“科举嚣张,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公元1179年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并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书院讲学形式活泼,主讲人不限于本院讲师,还可别请名师做临时主讲或作专题讲授;听讲者不限于本院生徒,四方学士都可前来。

——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19世纪哥廷根大学数学教授)克莱因特别提倡“走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他长年的积极努力之下,哥廷根大学的整个自然科学终于脱离了哲学领域,并先后成立了数学、天文、物理、化学、技术和机械学院。……1898年,哥廷根大学与工业界之间的成功谈判,导致了“哥廷根应用数学与应用物理学促进协会”的建立。……从而成为当时唯一的一所发生了科学重心从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转移的大学。

——李工真著《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与德意志知识界》

材料三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原本是晚清供官吏进修的机构,1917年蔡元培从欧洲留学归来就职北京大学校长后使其摆脱了“官员预科学校”基调,设置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语言文学三大部分,聘用大量学贯中西的教师。北大改革的成功部分由于新教师质量高,部分也由于京师大学堂时代便有的师生讨论学术问题的传统……北大在“五四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明显标志着高等教育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

——费正清等著《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代白鹿洞书院和德国哥廷根大学办学理念的异同。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北京大学办学理念发生的变化。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详细信息
3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 

拉斐尔的圣母像集平易与庄重于一体,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他所创作的圣母,可谓是理想美的化身。 

米开朗琪罗的圣母像集纯洁和崇高为一体,体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永恒真实性。 

达·芬奇一反前人的传统画法,把圣母玛利亚置于大自然,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19世纪时期以来的圣母像 

俄罗斯的圣母像几乎淹没在金子和宝石的光泽中。 

韩国人用他们自己的形象诠释了圣母,其圣母神态更具有东方民族特有的谦卑,细长上挑的眼睛是绝对的“韩国制造”。 

在非洲,圣母被刻画成非洲黑人妇女的形象。 

在中国,圣母自然是黄皮肤的中国妇女形象。 

 

——摘编自任东升等《圣母艺术形象变迁的文化解读》

根据材料,提取一项有关14世纪到19世纪以来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文帝“勤于为治,每临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卫士传餐而食”。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许多革新措施。隋文帝擢“治术尤异”的临颍令刘旷为莒州刺史,“清名善政,为天下第一”,文帝还经常遣使考察地方官吏,褒奖良能,惩处贪污。开皇初年,制定新律。废除了前代的枭首、车裂及鞭刑等酷法,凡属死罪,都应上报朝廷,“三奏而后决”,以昭慎重。隋文帝继续推行魏、周以来的均田制,除授予贵族官僚大量土地外,农民一夫一妇规定授田一百四十亩,隋文帝又把北周岁役一月的十二番法,减为岁役二十日。又改定服役年限,由北周规定的十八岁至五十九岁,改为二十一岁至五十岁。开皇五年(585)高颊又建“输(租赋)籍(户籍)之法”,由朝廷制作“输籍定样”,下令各州县依样确定户等上下,减轻税额。

    ——摘编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文帝改革的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