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 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 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 平民中不再有债奴

D. 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恩格斯这样评价梭伦改革:“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明显“侵犯所有制”的是

A. 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B.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 建立“四百人会议”

D. 鼓励发展工商业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为此,梭伦在改革中

A. 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 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

C. 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 赋予平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主要是因为梭伦通过改革

A. 为雅典城邦提供了最佳民主运作模式

B. 将雅典城邦引向了民主的轨道

C. 使广大平民摆脱了债务奴隶制的困扰

D. 推翻了贵族制而代之以民主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国君纷纷信奉法家思想,推行变法,其初衷是

A. 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社会生产

B. 实现富国强兵,避免成为别国兼并对象

C. 压制其他派别,实现思想统一

D. 顺应历史潮流,适应社会制度变革要求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商鞅在变法法令中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以国家法令的形式把小家庭制固定化,主要是为了

A. 保证政府的赋税收入

B.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C. 稳定农村社会秩序

D. 显示政府的变法决心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而富强”,商鞅变法中,为实现富国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推行县制

B. 废除井田制

C. 重农抑商

D. 奖励军功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商鞅变法与同时代的吴起、李悝变法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在于

A. 以法家思想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B. 适合时代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方面的创新

C. 通过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旧势力

D. 全面彻底地扫荡了旧制度并确立了新的封建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这表明孝文帝

A. 摒弃了鲜卑族的传统习俗

B. 注重对汉文化的研习

C. 改革了本民族的传统教育方式

D. 重视推广先进的文化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史学界普遍认为,北魏门阀制度的建立,对北魏的统治非常有利,这主要是因为实行该制度

A. 对全面学习汉族文化非常有利

B. 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C.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D. 使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进一步合流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开篇就直接介绍了耕、耙、耱等农具,这表明

A. 北魏时期人们非常注重精耕细作

B. 农业生产的工具有了革命性的变革

C. 改进农具对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D. 鲜卑族与汉族的生产方式已无差异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进步现象。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

B. 改革是加强民族融合最重要的方式

C.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

D. 改革推动了民族融合高潮的到来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    )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苏辙曾评论王安石变法:“熙宁(宋神宗年号)以前……诸役人常苦迓送,自新法以来,官吏皆请雇钱,役人既便,官亦不至阙(耽误)事。”苏辙所称的“新法”是指

A. 青苗法

B. 市易法

C. 免役法

D. 均输法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规定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他这样做是为了

A. 选拔实用人才

B. 尊崇儒家思想

C. 笼络广大士人

D. 打击地主官僚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某班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最接近客观事实的应是

A.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B.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

C.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  

D.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马丁·路德指出每个人在《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都是领受了圣职的教士。这一主张

A. 实质上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 否定了教会的中介作用

C. 肯定了世俗权力的重要性

D. 否定了宗教信仰的价值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

A. 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

B. “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

C. “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

D.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

A. 否定教会地位    B. 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C. 否定封建特权    D. 宣扬《圣经》精神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 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 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 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 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穆罕默德·阿里为消除马木路克和宗教长老势力的威胁而采取的最基本手段是

A. 改革土地制度

B. 武力镇压

C. 谈判

D. 拉拢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穆罕默德·阿里仿效欧美国家改革政治体制,建立咨议会,但由其儿子担任议长。这表明

A. 阿里真正认识到欧美国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B. 阿里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C. 阿里对欧洲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是肤浅的

D. 其目的是推行民主制度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穆罕默德·阿里在工业方面,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和设备应是

A. 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和设备

B.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史学界对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下列有关阿里改革的评价,与事实明显相悖的是

A. 阿里通过改革巩固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

B. 阿里改革使埃及主权在较长时间里得以维护

C. 阿里改革解除了地主对广大农民的封建剥削

D. 阿里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资本主义发展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君书》记录了商鞅与其他法家的思想,其中《去强》一篇中说:欲使国家富强,必须详细了解国内成年男女、年老和弱小者、官员和士兵、以游说谋生者及从事工商业者等的数量。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整顿:“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选自游相录《秦户籍制度探究》

材料二(商鞅变法)其中究竟有哪些新东西呢?第一次变法条令,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其他如奖励军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确立等级爵位制的改革,当初齐、楚、燕、赵、魏、韩亦各皆然。商鞅的第二次变法条令,也是各国都已实行过了的。

——选自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整顿户籍制度的目的的和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的“独创性措施”对秦国的贡献。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选自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二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加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恩格斯

材料三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选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了“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加尔文宗教改革是如何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

(3)结合材料三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埃及以最先努力争取从西方控制下获得政治经济独立,避免奥斯曼帝国的半殖民地命运而占突出地位。这一历史性创举的领导者是穆罕默德·阿里。他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阿里最后还是失败了。1849年他逝世时,他办的工厂已不复存在。部分是由于内在原因,埃及人民中的文盲和迷信的现象相当普遍,这是阿里前进道路上的第一道障碍。但主要是外部原因。英国反对阿里的计划,因为它是对英国在中东的统治和剥削的挑战。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说:“我恨穆罕默德·阿里,我只把他当作无知的野蛮人”。西方人认为,非欧洲人应起的作用就是作为欧洲的原料供应者和制造品的消费者。经济学家查尔斯·伊萨维教授说:“穆罕默德·阿里计划的失败,表明埃及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缺乏政治上的自主权。”

——选自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册)

材料二“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穆罕默德·阿里怎样“争取从西方控制下获得政治经济独立”?他的努力为什么最终归于失败?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穆罕默德·阿里在治国方面有什么有益思想值得今天借鉴。他的思想有什么局限?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