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指出:“西周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西周这样做主要是

A. 强调家族等级

B. 防止贵族内部纷争

C. 强化尊祖敬宗

D. 维护天下共主局面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口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意在说明

A. “道”是万物本源

B. “道”没有形状

C. 应当“无为而治”

D. “道”十分神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等待)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针对这一状况,汉初期统治者

A. 实行休养生息

B. 废除秦朝货币

C. 采取抑商政策

D. 鼓励发展农业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唐代科举分为靠举和制举。常举每年举行考试,应考者有两个来源,一为生徒,即由各级各类学校保送者;二为乡贡,即经州县考试选拔的自学者。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应考,录取者优于官职或提升。这说明唐代科举制

A. 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B. 打击了贵族特权

C. 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差异

D. 扩大了统治基础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北宋时期,张择端措画《清明上河图》、瓦含出现、柳水的词在市井间广泛传唱等现象的出现从本质上说明

A. 城市经济繁荣

B.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C. 文化的平民化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的变化数据表。这一变化

时期

耕地面积

人口

明初

8.5亿亩

6600余万

清前期

10亿亩

4.1亿

 

 

A. 导致了“海禁”政策松动

B. 推动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C. 影响了国家的财收收入

D. 有效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任化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小一般原理。王夫之的这一思想

A. 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 颠覆了“理在气先”的思想

D. 倡导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详细叙述了中国纸币的形状大小、面值多少、市面印刷文字的多少以及兑换的方法。他的这些介绍,使欧洲人知道了中国人的印刷状况。并效法中国印制钞币。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印刷术

A. 加速欧洲社会的转型

B.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C. 促进欧洲的货币改革

D. 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进行了一系列立法改革,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设立民众法庭。并规定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产生,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材料说明

A. 雅典最终确立了民主政体

B. 雅典民主延续了法治传统

C. 平民和贵族自权利上平等

D. 民众法庭具备了立法职能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是1500年(明孝宗弘治十三年)世界各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比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新航路开辟后业洲经济受冲击较小

B.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 中国在当时世界经济中山主导地位

D. 欧洲殖民者的势力已渗入亚洲地区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534年,为应对新教的挑战,欧洲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组织,议会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耶稣会维护教皇和经院哲学的传统权威。却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的素养,特別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耶稣会的这些做法

A. 致力于实现信仰的自由

B. 阻碍欣州社会的进步

C. 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

D. 加速封建制度的解体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电视片《大国崛起》说到:“受牛顿定律的影响,……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这说明牛顿的科学学说

A. 标志着近代科学产生

B. 颠覆了上帝创世学说

C. 揭示支配自然的法则

D. 为启蒙运动提供条件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865年美国通过了第14条宪法格正案.其中规定:“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为合众国而受其管辖的人,皆为合众国及其居任州的公民。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这一规定

A. 维护了联邦体制

B. 加强了州政府的权威

C. 结束了南北战争

D. 消除了种族歧视问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在英格兰东部、西部以及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这表明

A. 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进行

B. 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C. 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

D. 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792年4月版法战争开始后,法军节节败退,法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各地纷纷成立义勇军,开赴前线。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体。9月2日,法国军队在凡尔登附近两次打退普鲁士军队的进攻,最终把敌人赶出法国领土,法国革命得救了,材料旨在强调

A. 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B. 人民群众推动了革命进程

C. 法国消除了君主复辟危险

D. 外国武装干多的力量强大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871年沙俄侵占清朝西北重镇伊犁,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台湾。面临来自陆、海防务的双重威胁。李鸿章主张加强海防,左宗棠主张加强塞防。与传统的“重陆轻海”思想相比,“塞防”与“海防”之争的出现

A. 有利于实现自强和求富

B. 使清政府重视学习西方制度

C. 表明近代海权意识增强

D. 改变了清政府被动挨打局面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整旨”。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认为“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故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由此可知,李鸿章

A. 认识到清政府盲目自大

B. 对列强侵略持无所谓态度

C. 严重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D. 已经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提出:“欲废孔学、不得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钱玄同提出这一观点的实质是

A. 宣扬西方文化

B. 废除中国汉字

C. 普及平民教育

D. 反对封建思想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因为它

A. 在俄国取得巨大成功

B. 符合中国国情

C. 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

D. 内容丰富全面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共产觉宣言》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就是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终极价值。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就是这种更高类型的民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建立这种类型的民主,主要是因为

A. 《共产党宣言》是纲领性文件

B. 中国共产党借鉴十月革命的经验

C. 资本主义民主在中国行不通

D. 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52年1月---10月,党和政府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展了“五反”运动。通过这场运动,一方面开始建立工人监督生产、参与管理的制度;另一方面,资本家们不敢再进行违法活动,大多实际上已丧失了控制其企业的权力。这场运动

A. 确保了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B. 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C. 为一五计划指明前进的方向

D. 沉重打击了建国初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加入世贸组织后到2015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长期保持世界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的地位,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已经提前全部履行完毕;同时中国建立起了符合世贸规则和入世承诺的国内涉外经贸法律体制。这一切表明,入世后的中国经济

A. 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B. 日益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

C. 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D. 日益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中首次提出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而跨越式发展必然要通过创新来实现。自此之后我国在工业化方面的突破性创新是

A.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D.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文援集体农庄建设措施》的决议。决议一方面重申坚持自愿原则,另一方面又规定了主要产粮区要在1930年秋最迟在1931年春,完成全盘集体化;二类产粮区在1931年秋最迟在1932年完成。材料表明苏联农业集体化

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行政强制倾向明显

C.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D. 始终坚持自愿原则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据此可知,这些国家

 

国家行业

邮政

电站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加拿大

100

100

私有

75

75

法国

100

100

100

100

75

联邦德国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日本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美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A. 出现“滞胀”现象

B. 普遍实行了国有化

C. 进入“黄金时代”

D. 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2018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如图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及追随美国的票数变化示意图。分析该图可知

A. 联合国始终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 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 第三世界力量崛起逐渐改变联合国面貌

D. 中国彻底改变建国初期外交孤立的局面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2018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指出:如果我们继续留在共同体之外,不可避免的事实是,现实的权利导致我们的美国朋友将越来越重视(欧洲)共同体的观点和利益,而较少关注我们的声音和利益……这意味着我们将同时失去对欧洲和华盛顿的影响,进而严重影响我们的国际地位。这从侧面反映了

A.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受到欧洲抵制

B. 经济一体化提升了欧洲国际地位

C. 西欧崛起形成了多极化国际格局

D. 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英国著名评论家柯林•威尔逊说过:“存在主义的中心问题可以由一句话来概括:人的地位。(但是,)人是神还是虫?现代文学采取第二种观点,倾向于强调人的毫无价值。”这表明现代主义文学

A. 宣染变态、迷惘、虚无等精神创伤

B. 违反文学创作原则和写作手法

C. 采用抽象、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

D. 揭露丑恶现实并憧憬美好未来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由此可见,相对论的提出

A. 是对微观世界研究的结果

B. 是科技教育进步的必然

C. 是对近代科学的彻底否定

D. 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成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主后,继承了北洋政府的法律,形成了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体系,国家现代法制初具规模。但囿于当时之国情,这些法典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步履艰难。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宪法史》

材料二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范围内移植西方近代宪法观念、宪法文明成果(精华)并将其本土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制度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的,《共同纲领》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

——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究法观念与实践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制光历程中呈现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政建设进行简要评价。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以来各国出现的科技成果

 

时间

国家

科技成果

时间

国家

科技成果

1945

美国

原子弹爆炸

1972

美国

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46

美国

电子计算机诞生

1974

中国

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

1954

苏联

第一座核电站建成

1977

日本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1957

苏联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81

美国

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1964

中国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97

英国

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1969

美国

“阿波罗11号登月

1999

美国

首次成功制造人工DNA分子

 

 

材料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代价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哪怕是极其有限的进步都必然要付出代价。社会发展代价分为必然性代价和人为性代价。必然性代价是指与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一定要做出的某种投入或者导致的某种损失、牺牲的,是不可避免的;人为性代价是因主观方面或人为的因素等造成的某些损失,这些代价是可以减少甚至是避免的。社会发展代价的付出不应是任意的,而应被控制在科学合理的“度”内,否则就会抵消甚至湮没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成果。

——摘编自牛西平《试论社会发展代价理论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价值》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当今科技进步的代价是否被控制在合理的“度”内谈谈你的认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家训节选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精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刘禹锡《名子说》

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刘清史《戒子通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宋·包拯《包拯集》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清·张英《恒产琐言》

人家寓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材料二晚清家训已经出现革新思想的变化,如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语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张之洞在《与子书》中说:“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梁启超给梁思成的家信中说:“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市容极严整有新意,必须一往……回头折入瑞士看些天然美,再入意大利,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彻底研究了解。”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中国古代的家训思想(不得照抄原文),并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家训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设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秦始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地方行政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地方行政改革的历史作用。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邓稼先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隐姓埋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摘编自杨振宁《邓稼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邓稼先主持“两弹”工作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邓稼先的选择做简要评价。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