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2年1月---10月,党和政府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展了“五反”运动。通过...

1952年1月---10月,党和政府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展了“五反”运动。通过这场运动,一方面开始建立工人监督生产、参与管理的制度;另一方面,资本家们不敢再进行违法活动,大多实际上已丧失了控制其企业的权力。这场运动

A. 确保了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B. 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C. 为一五计划指明前进的方向

D. 沉重打击了建国初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1953年-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末的“五反”运动为三大改造创造了条件,故选B;材料与土地革命无关,排除A;材料中并未涉及一五计划,排除C;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共产觉宣言》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就是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终极价值。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就是这种更高类型的民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建立这种类型的民主,主要是因为

A. 《共产党宣言》是纲领性文件

B. 中国共产党借鉴十月革命的经验

C. 资本主义民主在中国行不通

D. 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查看答案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因为它

A. 在俄国取得巨大成功

B. 符合中国国情

C. 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

D. 内容丰富全面

 

查看答案

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提出:“欲废孔学、不得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钱玄同提出这一观点的实质是

A. 宣扬西方文化

B. 废除中国汉字

C. 普及平民教育

D. 反对封建思想

 

查看答案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整旨”。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认为“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故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由此可知,李鸿章

A. 认识到清政府盲目自大

B. 对列强侵略持无所谓态度

C. 严重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D. 已经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

 

查看答案

1871年沙俄侵占清朝西北重镇伊犁,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台湾。面临来自陆、海防务的双重威胁。李鸿章主张加强海防,左宗棠主张加强塞防。与传统的“重陆轻海”思想相比,“塞防”与“海防”之争的出现

A. 有利于实现自强和求富

B. 使清政府重视学习西方制度

C. 表明近代海权意识增强

D. 改变了清政府被动挨打局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