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这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 加速了社会制度的更替

B. 增强了鲁国的国力

C. 开中国税制之先河

D. 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非常重视祭祀

B.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三月桃花水,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春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杜甫《春水》)诗中提到的唐代经济情况包括

A. 农民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他们使用的耕牛、种子等,都是由地主提供的

B. 小河边有架用竹片造的水车在旋转,上面吊的许多竹筒正在灌溉“小园”

C. 小农经济的基本生产经营结构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

D. 自然条件的完备带动了家庭手工业的繁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原因是

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 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 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 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北史·苏绰传》: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

A.当时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 

B.地方官员负有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的任务

C.国家制定了一些与农业有关的法律政策

D.重农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考古学家对下图的考古材料展开过积极研究,研究结果是,此图与当时的土地制度有关,其中最合乎研究结果的是

甲骨文中的“田”字

A. 土地私有制

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 均田制

D. 初税亩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苏辙在《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中说:城廓之户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郡县所赖:饥馑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故财之在城廓者,与在官府无异也。其言论旨在( 

A.反对不抑兼并的政策       B.强调缓和社会矛盾

C.向国家提供征税的依据         D.为土地兼并辩护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孟子·梁惠王上》提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该材料最能反映古代小农经济的

A. 自给自足

B. 男耕女织

C. 精耕细作

D. 因地制宜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

A. 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 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 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 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李成贵在《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写道:农民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小农最 重要的变量的原因是

A. 人口数量较大    B. 地域分布广泛

C. 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D. 封建土地所有者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

①我国古代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④“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明朝有一个叫乔宇的大臣在给武宗皇帝的上疏中曾说道,大同府的一些州县,因“皆漫散平地,相离边墙不远,百姓依村堡住居,无园林桑枣之利,虽有田亩耕种,所获不多”。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 “田亩”之外的副业生产对于小农生活的重要性

B. 大同府社会秩序良好

C.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难以为继

D. 地方大臣关心民间疾苦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明代有学者认为:“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这反映其

A. 对土地兼并持放纵态度

B. 认为土地兼并难以根治

C. 主张以教化缓解土地兼并

D. 主张复兴古代土地国有制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天仙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材料(    )

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表达了自耕农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从云梦秦简看,封建国家的农业管理官吏体系自成一体,如“牛长”“田典”“部佐”“田啬夫”等。这种体系说明

A. 国家对地主豪强加强了控制

B. 封建国家直辖土地数量很大

C.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D. 秦朝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的土地所有制形态的是

①井田制

②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④君主私有土地

⑤均田制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④⑤⑥

D. 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    )

A. 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    B. 自然灾害的影响

C. 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    D. 小农经济的脆弱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其亩甚窄,而凡沟渠道路,皆并其税于田亩之中。岁仅秋禾一熟,一亩之收不能至三石(原注:凡言石者,皆以官斛),少者不过一石有余。而私租之重者至一石二三斗,少亦八九斗。佃人竭一岁之力,粪壅工作,一亩之费可一缗,而收成之日所得不过数斗,至有今日完租而明日乞贷者。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一作‘唤找’)。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苏州府风俗考》

比较二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指出其中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原因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1)材料一中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间?以后又是怎样发展的?

(2)材料二中白居易的诗所反映的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

(3)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哪些基本特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