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

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

A. 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 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 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 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灌溉工具。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戽(汲)水”“高垄”分析可知诗中描述的是田地里农业灌溉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故B项正确。A、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根据材料“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可知该工具需要依靠人力,而筒车则是依靠水力,排除C项。故本题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孟子·梁惠王上》提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该材料最能反映古代小农经济的

A. 自给自足

B. 男耕女织

C. 精耕细作

D. 因地制宜

 

查看答案

苏辙在《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中说:城廓之户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郡县所赖:饥馑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故财之在城廓者,与在官府无异也。其言论旨在( 

A.反对不抑兼并的政策       B.强调缓和社会矛盾

C.向国家提供征税的依据         D.为土地兼并辩护

 

查看答案

考古学家对下图的考古材料展开过积极研究,研究结果是,此图与当时的土地制度有关,其中最合乎研究结果的是

甲骨文中的“田”字

A. 土地私有制

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 均田制

D. 初税亩

 

查看答案

《北史·苏绰传》: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

A.当时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 

B.地方官员负有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的任务

C.国家制定了一些与农业有关的法律政策

D.重农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原因是

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 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 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 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