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史·苏绰传》:“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

《北史·苏绰传》: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

A.当时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 

B.地方官员负有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的任务

C.国家制定了一些与农业有关的法律政策

D.重农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材料“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可知,政府官员负有组织和督促农业生产的职责。A项不是材料表达的主要意思。C、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原因是

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 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 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 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查看答案

“三月桃花水,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春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杜甫《春水》)诗中提到的唐代经济情况包括

A. 农民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他们使用的耕牛、种子等,都是由地主提供的

B. 小河边有架用竹片造的水车在旋转,上面吊的许多竹筒正在灌溉“小园”

C. 小农经济的基本生产经营结构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

D. 自然条件的完备带动了家庭手工业的繁荣

 

查看答案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非常重视祭祀

B.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查看答案

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这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 加速了社会制度的更替

B. 增强了鲁国的国力

C. 开中国税制之先河

D. 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联合国苏丹特派司令官视察中国维和部队

材料二在进入21世纪之际,我们五国共同庄严承诺,将致力于确保联合国更加强大、更加有效、更有效率……与全体会员国一道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2000年中、美、俄、英、法首脑声明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联合国哪一机构的职能?该机构的主要职权有哪些?

(2)材料二中“五国”在联合国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它们为什么强调“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