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泉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有学者说: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古人所说而后,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这种……生产结构在起作用。”“这种生产结构的特点是

A. 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B. 男耕女织分工合作经营

C.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D. 以重农抑商为主要政策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产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是

A. 小农土地所有制    B. 地主土地所有制    C. 封建政府土地所有制    D. 庄园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根本原因是

A. 自然条件的差异    B. 统治政策的差异    C. 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D. 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汉武帝时,从事盐铁者由国家供给粮食费用及生产工具,但得由政府主持出卖。民间不得再私铸铁器及煮盐,如违将施以(脚镣)大趾之刑。这一经济措施

A. 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

B. 开创了古代中国的工官制度

C. 与其宣扬的儒家伦理相悖

D. 完成了政府对手工业的垄断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组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是

A. 在私营作坊工作    B. 职业世袭

C. 频繁地更换工种    D. 临时工人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明中叶,《华亭县志》记载:“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松江府志》记载明人诗云:“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这说明明代

A. 松江垄断了全国棉纺织业    B. 棉纺织业纺和织出现分离

C. 江南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    D. 江南地区农业的衰落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图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淸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这反映出清代

A. 闭关锁国到被迫幵放的过程

B. 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

C. 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

D. 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清朝文献通考》记载,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帝说:“百姓乐于沿海居住,原因海上可以贸易、捕鱼。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这表明康熙帝曾要

A. 实行海禁    B. 停止海禁    C. 推行闭关    D. 进行抗倭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罗马教廷建立了“东方事务部”“传教问题部”等海外传教机构;信贷机构,殖民贸易公司,交易所等商业金融机构纷纷建立。下列对这些现象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经济和生活观念的变化

B.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引发的连锁反应

C. 工业革命导致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 早期殖民扩张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是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该表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 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环境的恶化

B. 早期殖民扩张带来的种族灭绝灾难

C. 三角贸易导致美洲人口急剧减少

D. 西班牙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收入状况

工种数

典型工种例举

最高

9

机械安装工、机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

居中

16

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

最低

6

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

 

 

A. 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结构变动    B. 产业革命增加了工人阶级收入

C. 城市化促进了劳动力自由流动    D. 机器生产完全取代了手工劳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张裕公司之歌《葡萄美酒不夜天》唱到:“举杯回首望云烟,一八九二到今天,沧桑岁月创业史,溶进芬芳葡萄园”。下列对“一八九二”的张裕公司表述正确的是

A. 其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 受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推动

C. 表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产生    D. 反映民族资本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清末有人说:“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骛,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导致近代以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礼教彻底崩溃    B.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C. 小农经济趋于瓦解    D. 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 电报业    B. 航空事业    C. 铁路交通业    D. 轮船航运业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表明近代中国

A. 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B. 实现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C. 西装革履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服饰    D. 报纸等大众传媒引领社会生活时尚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20世纪初,在苏俄出现了美国人哈默办的文具店,在这个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和好玩的东西。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 1918

B. 1920

C. 1921

D. 1938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脱离现实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引进资本主义,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国家只有三个: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其中,美国对市场经济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A. 首创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B. 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 政府对市场经济全面干预

D. 用“看不见的手”调控经济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上高、中、低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变化情况,该表反映了二战后

年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国家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

22%

27%

37%

36%

43%

 

 

A. 世界经济多极化    B. 经济发展一体化

C. 经济增长方式多样化    D. 工业发展均衡化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率统计表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增长率

一0.3

1.9

—2.5

3.6

6.8

3.4

 

出现上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A.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 发展知识经济

C. 减少政府干预经济    D. 推行福利政策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路子。其实质是

A. 放弃了苏联的传统做法    B. 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尝试

C. 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D.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是

A.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B. 崇尚享乐、追求自由

C. 诚实守信、勤劳致富

D. 团结互助、包容开放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国民经济统计表。对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比例严重失调       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图为徐州市制帽厂第三生产合作社的商标,这里“社”

A. 表明了我国开展了大跃进运动

B. 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C. 片面追求规模大和公有化程度高

D. 采用公私合营模式经营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图题为“凸透镜”的漫画,它反映了

A. 玉米产量高

B. 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 农业生态环境优化

D. 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非常严重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后,“包”字进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纷纷搞起承包,人们相信“一包就灵”。这反映了

A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城市改革

B.农村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城市经济

C.“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D.对外开放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A. 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 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

C. 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D. 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一决定是

A.拉开设立经济开发区的序幕

B.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策

C.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的标志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标志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每一次重大历史现象背后都隐藏着金融的秘密。”下列与此相符合的史实组合是

A.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白银主导的货币经济

B. 工业革命--金融中心转移至大西洋沿岸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崩溃

D.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

A. 罗斯福新政实施    B. 冷战秩序的建立

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D.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下图是反映冷战时期的一幅政治漫画,图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他们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 各奔东西    B. 同归于尽

C. 你死我活    D. 走向联合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当地时间2016年6月24日,引发全球关注的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脱欧”阵营赢得超过半数的民众支持,这意味着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之后将正式与这个大家庭说“再见”。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欧洲区域一体化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欧洲区域一体化与英国具体利益存在冲突

C.区域集团化始终不利于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D.区域集团化不利于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稳定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经济水平差距过大,很难结成经济集团。突破这一传统经济理论的是    

A.欧共体的建立        B.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C.联合国的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不可逆转。”中国顺应趋势加入的区域经济组织是

A. 欧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表为部分年份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情况,以下最能说明这一时期时代主题的是

A.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B. 世界贫富差距拉大

C.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 世界贸易日益频繁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德赛等人指出:“亚投行的成立,是由于美国拒绝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没有与之俱进。”亚投行的建立表明

A. 中国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 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被其取代

C. 政治多极化推动经济格局改变    D. 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每转移一家工厂,便输出了相应的工作岗位,同时输入相应的失业人数。”作者意在说明经济全球化

A. 使发展中同家处于被动地位    B. 使发达国家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

C. 使国家间经济相互影响加强    D. 使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风险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 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D. 经济全球化己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而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是其核心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具的变化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一至图四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的时代。这些农具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1936年2月国会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以土壤保护的名义,即通过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府制定的具体的农业调整政策是什么?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胡锦涛考察安徽凤阳小岗村时的讲话

(3)材料三的讲话中涉及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它有何重大意义?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于西方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器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读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分别说出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简要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的什么新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