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

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于西方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器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读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分别说出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简要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的什么新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1)范围不断扩大;摆脱相对独立,联系不断加强。 (2)第一次工业革命有新兴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电力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通讯工业等。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3)过程: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出现;②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③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图示、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图片从西方人眼中世界范围不断扩大来思考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联系加强的角度思考作答。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于西方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新兴的工业部门有棉纺织、交通运输等;根据材料三“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兴的工业部门有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第二小问:联系所学从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角度思考作答。 (3)本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可从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方面作答,史实正确,史论结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而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是其核心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具的变化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一至图四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的时代。这些农具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1936年2月国会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以土壤保护的名义,即通过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府制定的具体的农业调整政策是什么?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胡锦涛考察安徽凤阳小岗村时的讲话

(3)材料三的讲话中涉及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它有何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

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 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D. 经济全球化己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每转移一家工厂,便输出了相应的工作岗位,同时输入相应的失业人数。”作者意在说明经济全球化

A. 使发展中同家处于被动地位    B. 使发达国家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

C. 使国家间经济相互影响加强    D. 使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风险

 

查看答案

德赛等人指出:“亚投行的成立,是由于美国拒绝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没有与之俱进。”亚投行的建立表明

A. 中国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 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被其取代

C. 政治多极化推动经济格局改变    D. 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查看答案

表为部分年份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情况,以下最能说明这一时期时代主题的是

A.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B. 世界贫富差距拉大

C.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 世界贸易日益频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