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3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一、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中华经典诗词是个qǐ______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xián______雅文静 ,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lín______滋润着干涸的心田,如花朵点缀了寂寞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能陶yě______我们的情操。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人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B. 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

C. 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今年“3.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确定为“健康心理良好睡眠。”

D. 该书以《子夜》为题是别有深意的。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你怎么能对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导充耳不闻呢?

B. 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

C. 治理雾霾,政府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D. 古埃及人用什么方法建筑起金字塔,至今仍让人不可思议

 

三、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

②上有所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

⑤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蕴含着人生哲理,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的《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名著阅读。

(1)《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国籍)人。作品中________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藐视权力,主张和平,代表了一种理想君主的统治。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B.《洞中历险》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面临困境时,蓓姬害怕到了极点,汤姆则沉着勇敢,他尽力安慰蓓姬。

C.《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其中他在《二十四孝图》中歌颂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D.《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五、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为优化学校及家庭的阅读环境,保障师生家长同享“悦读人生”,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广大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开展了全员参与、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泰州教育大阅读”活动。你所在的二附中也积极参与其中。

(1)(会场布置)请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为这次活动设计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邀请嘉宾)学校决定邀请泰州学院文学院王成教授做点评嘉宾,晓华代表学校团委草拟了一份邀请书,请你帮他完善。

①内容上,有一处重要信息遗漏,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语言上,有一处措辞不得体,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格式上,称呼、署名和日期有一处欠妥,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以致用)中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广泛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学以致用。晓华在阅读“气象物候”专题后,就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了老家济南冬天的气温比泰州低的原因。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欧阳修的《采桑子》一词,完成后面小题。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湖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释)①西湖:指颍州西湖。②坞(wù):湖岸凹入处。③轩槛:长廊前木栏干。④芰(jì):即菱。

1.词中说“西湖好”,下列哪一项不是表现“西湖好”的(    )

A. 繁花飘落    B. 波平岸静    C. 月色清幽    D. 莲香宜人

2.作者通过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建兴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注释)①除:提拔官职。②奄:突然③戮:杀。④赞:辅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社稷之器______

主公重加察之______

③臣不幸______

④后事以付琬  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代裔长史

A. 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 吴广都尉(《陈涉世家》)

C. 或异二者之 (《岳阳楼记》)

D. 宫室之美(《鱼我所欲也》)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先  主  尝  因  游  观  奄  至  广  都

4.翻译下列句子。

(1)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有哪些,请你写出两点。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时间去哪儿了》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实践和低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却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觉得时间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明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1.开头引用歌词有什么作用?

2.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体会第⑤段中加点的“通常”一词的准确性。

(2)请指出第⑦段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觉得时间过得越快。

B. 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新路还是接触生活中的新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和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

C. 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

D. 人的年龄与过去的时间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之,所占比重越大。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输不丢人,怕才丢人》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电影《梅兰芳》中有个十三燕,是个曾名重一时的“伶界大王”。后来,梅兰芳迅速崛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他与梅兰芳唱对台戏时落于下风。眼见败势已成,他却没有选择逃避。即使面对空旷的戏台,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坚持唱完了最后一场,并且在临死前留下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所以,尽管十三燕是个失败的人物,但却是令人敬佩的,因为他道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真理,而且自己就是实践这一道理的榜样。

②大千世界,我们不论干什么,只要与人对阵,参与竞争,都会有输赢,见高低,而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百战百胜只是神话。因为,天外有天,你厉害还有比你更厉害的,你有降龙十八掌,人家可能有葵花宝典;你有屠龙刀,人家有打狗棒。而且,“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几年你得势占优,再过几年,你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所以,输不丢人。如果害怕丢人,就永远不要参与竞争,就干脆远离红尘。

③楚汉之争,项羽的最后悲剧,就在于他的怕丢面子,怕面对江东父老的指责。还是杜牧的《题乌江亭》写得好:“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如果项羽能够包羞忍耻东渡乌江,那么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如果项羽能够忍受打击卷土重来,或许历史将被重新改写。

④“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结局并不美妙,不会因为不怕就能克敌制胜,创造奇迹,但不怕虎的精神却是历来被人赞颂的。看《动物世界》,常见这样的镜头,一大群野牛被一只狮子追着跑,我就想,这么多野牛要是团结起来,就是踩也把狮子踩死了,可就是因为怕,总是被狮子欺负,甚至成为狮子的牺牲品。与野牛相比,人是有理智的,“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可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反而怕得更多,野牛不过怕丢掉性命而已,人还要怕丢面子,怕名声不好,怕被人议论,怕遭人嫉妒,怕不好出门见人,总之是前怕狼后怕虎,结果是害怕丢人却偏偏丢人,不想丢人却处处丢人。

⑤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既然出来打天下,既然要与人争高低,输赢都是正常的。奥运会上的百米赛场上,无论谁输给博尔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那小子是百年一出的短跑奇才,不管你被拉下多大差距,谁也不会笑话你。而你如果因为害怕而退赛,因害怕而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不战自败,那就丢人丢大了。在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馆里,我们还看到许多非洲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水平连我们的业余选手都不如,仍然面无惧色与世界一流高手过招,观众同样报以热烈的掌声,其中就是对他们不怕精神的鼓励。输球之后,他们照样大大方方地和对手握手拥抱,向观众致谢,他们是虽败犹荣。体育竞赛如此,行行业业也都应该如此。只要不怕强手,敢于“亮剑”,屡败屡战,自强不息,我们就可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即便输了,也是虽败犹荣。

⑥“输不丢人,怕才丢人。”诚哉斯言!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第3段讲述楚汉之争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抗日名将戴安澜率师远征,部队陷入日军重围,但将军不畏强敌,浴血奋战,最终壮烈牺牲。其精神彪炳史册,令人敬仰。”这段话放在文中的哪段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余显斌的《铲除心灵的“糖皮”》,回答后面小题。

①他是个问题学生,不是一般的捣蛋,而是特别捣。因此每个班主任接手这个班都对他皱眉不已,找他谈话,让他写保证,甚至有的让他转班。

②他最大的缺点是爱吹泡泡糖,吹得大大的,啪一响,炸了。然后又吹,吹大,又炸。最后,嚼得没甜味了,“”的一声吐在地上。时间一长,教室地板上占着一个个泡泡糖皮,踩在上面黏黏糊糊的,很难受也很不卫生。过去的班主任也批评他,他脖子一硬说:“是我吗?谁看见?”弄得班主任无言以对转身走了。他却得意地笑了说:“问题学生嘛,当然得有问题。”

③汪老师接班后,他照样如此,把糖皮吐得满地都是。教室地板上黑乎乎的糖皮,星星点点,让人看了很是不舒服。那天,汪老师让彻底打扫卫生,其中一项就是铲掉地板上的糖皮。 任务下发后,大家都争着干,有的扫地,有的抹桌子,有的擦窗子。可是,就是没谁愿意铲糖皮。班长一看生气了,望着他说:“谁吐的谁铲。”他脸红了,脖子上筋一根根凸出来说:“谁吐的?我看是你吐的。”班长气红了脸说:“问问同学们,看究竟是谁吐的。” 可是,同学们每一个人都不敢说,害怕他报复。

④这时,汪老师笑着说:“没人铲,我来铲吧。”说完,拿出一把小刀,蹲下身子,用刀刃小心地对着糖皮四边一旋,再一铲,铲下一整块糖皮。接着,又这样一转一铲,铲掉一块糖皮。他站在那儿,呆呆地望着汪老师,望着他满头花白的头发。全班同学也望着班主任,静悄悄的。

⑤班长忍不住了,忙站出来,准备去接汪老师手里的刀子,说:“汪老师,我们来吧!” 汪老师不给,仍然笑笑的,望着全班同学说:“这糖皮,不管是谁吐的,总之都是我的学生。‘生不教,师之过’啊,我是班主任,有推脱不了的责任,自己罚自己。以后,如果还有,我还罚自己。”说完,又低下头小心翼翼地铲着。铲过之后的地板,干干净净能照见人影。 教室里,仍然静悄悄的,有的女生甚至眼圈红了。他低着头,满脸通红,第一次安静下来。

⑥铲到他面前,他脚前有两块。汪老师抬起头,望着他,仍笑笑地说:“让一下好吗,不然,我铲不成。”他没让,流了泪说:“老师,我——我来铲吧。”汪老师这次没推辞,笑着捶捶腰,把小刀递给他说:“真累了。好吧,铲干净点啊。”他点着头,蹲下,学着汪老师的样子,小刀在糖皮四边一旋,一铲,一块糖皮掉了。接着,又一旋一铲,一块糖皮掉了。他铲得很细致,也很认真。四周静静的,突然响起了掌声:有同学们的,也有汪老师的。

⑦他仍在铲着,一下又一下。他没抬头,泪水一滴滴滑落在地板上。他走过的地方,地板一片洁净,像一面镜子,照见人影。其间,别的同学要来代替他,他摇着头怎么也不让。他的心里在惩罚自己。铲完,他站起来,回头望望,心里竟漾满一种幸福感。

⑧以后,校园里一个问题学生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勤奋礼貌的他。大家都夸他变化快,出人意料。可是,他清楚,这是因为那个下午汪老师用一把小刀铲除了他心中的糖皮。他的心因此一片清洁,干净如洗。

1.根据第③~⑥的内容,完成下表。

主要事件

“他”当时的反应

“同学们”当时的反应

“他”坚拒打扫任务

蛮横

害怕报复,不敢说话

(1) ______________

震惊

静静望着,非常吃惊

汪老师笑着说理由

(2)________

眼圈红了,深深感动

(3)_______________

悔过

(4)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1)请说出你对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2)简要说说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请你谈谈文章标题“铲除心灵的糖皮”的作用。

4.阅读下面的两段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一)

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魏巍《我的老师》)

(链接二)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子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都德《最后一课》)

本文中的第⑤段画线句子与上面的两段链接材料都与老师有关,请从表现老师的角度分析这三段文字的描写角度作者这样设计的用心有何异同。

 

九、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请以“好人的温度”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抒发真情实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规范。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