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时间去哪儿了》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

阅读《时间去哪儿了》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实践和低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却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觉得时间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明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1.开头引用歌词有什么作用?

2.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体会第⑤段中加点的“通常”一词的准确性。

(2)请指出第⑦段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觉得时间过得越快。

B. 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新路还是接触生活中的新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和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

C. 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

D. 人的年龄与过去的时间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之,所占比重越大。

 

1.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2.(1)通常指往往,一般情况,说明一般情况下年轻人还没到1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但并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存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在年龄大小与时间流逝感的关系中是如何体现“相对论”的。 3.D 【解析】 1.此题考查引用“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的作用,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就有引起下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有关时间都去哪儿了的介绍,也起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此题一定要读懂下文内容,切忌断章取义。 2.(1)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往往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在句子中一般作定语、状语或补语。恰当使用这些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准确、严密、科学。“通常”指往往,一般情况,说明一般情况下年轻人还没到1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但并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存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2)考查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划线句子中“不同年龄阶段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百分比”,运用了典型的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在年龄大小与时间流逝感的关系中是如何体现“相对论”的。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内容。 3.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这类试题一般把选项的内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对,从内容或语言等方面分析即可作答。本题中,D项,“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原文是“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明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据此,答案为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建兴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注释)①除:提拔官职。②奄:突然③戮:杀。④赞:辅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社稷之器______

主公重加察之______

③臣不幸______

④后事以付琬  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代裔长史

A. 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 吴广都尉(《陈涉世家》)

C. 或异二者之 (《岳阳楼记》)

D. 宫室之美(《鱼我所欲也》)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先  主  尝  因  游  观  奄  至  广  都

4.翻译下列句子。

(1)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有哪些,请你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

阅读欧阳修的《采桑子》一词,完成后面小题。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湖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释)①西湖:指颍州西湖。②坞(wù):湖岸凹入处。③轩槛:长廊前木栏干。④芰(jì):即菱。

1.词中说“西湖好”,下列哪一项不是表现“西湖好”的(    )

A. 繁花飘落    B. 波平岸静    C. 月色清幽    D. 莲香宜人

2.作者通过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为优化学校及家庭的阅读环境,保障师生家长同享“悦读人生”,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广大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开展了全员参与、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泰州教育大阅读”活动。你所在的二附中也积极参与其中。

(1)(会场布置)请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为这次活动设计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邀请嘉宾)学校决定邀请泰州学院文学院王成教授做点评嘉宾,晓华代表学校团委草拟了一份邀请书,请你帮他完善。

①内容上,有一处重要信息遗漏,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语言上,有一处措辞不得体,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格式上,称呼、署名和日期有一处欠妥,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以致用)中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广泛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学以致用。晓华在阅读“气象物候”专题后,就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了老家济南冬天的气温比泰州低的原因。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国籍)人。作品中________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藐视权力,主张和平,代表了一种理想君主的统治。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B.《洞中历险》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面临困境时,蓓姬害怕到了极点,汤姆则沉着勇敢,他尽力安慰蓓姬。

C.《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其中他在《二十四孝图》中歌颂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D.《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

②上有所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

⑤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蕴含着人生哲理,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的《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