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一、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③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④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 

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赚得行人错喜欢。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⑦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⑧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祭社祈年习俗的句子是“__________”。 

(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酸枣树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它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骄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使性子给人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一个个占据了水土肥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xuàn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庇     _____     xuàn_____耀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

(3)“摆首弄姿”在文中的意思是__。“不鄙位卑”中,“鄙”的意思是__

(4)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

 

三、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 完成下列小题。

(1)《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__ (潜艇名)被大西洋旋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__(人名)究竟是什么人?

(2)他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___》,与人力车夫相关的两位女性是虎妞和__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家乡,总会传递一种淳朴、真挚和浓浓的亲情,这是一种来自祖先遥远的血管里的神秘力量,它把世世代代子孙凝聚在一起,它让我们充满自豪和希望。走进安徽山水,感受徽风皖韵,七年级(1)班筹备举办一个以“锦绣安徽”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请你参与。

(1)假如你是该班班长,想得到校团委王书记的帮助和指导,于是你找到王书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到合肥包公祠参观时,看到一副赞颂包大人“清理冤案、赈济灾民”的对联。下联中间的四个字,因为风雨的侵袭变得模糊。请你联系上下文,从对仗工整的角度出发,在“大恩大德、拯救万民、慈悲无量、铁面锄奸”四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注:“关节不通”的意思是行贿、送礼的手段行不通)

上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

下联:赈灾黎,______,依然菩萨心肠 

(3)研学旅行活动结束以后,某同学写了活动心得。下面是心得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下列小题。

学习,不应该只是在课堂之上,我们更要去外面观察、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A]                      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不但可以强健体魄、提升视野、丰富阅历,而且能对书本知识进行实地验证,获得真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B] 就引用了中国古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未来的日子里,我不仅要在书本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也要                       

①[A]处画线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语病,可以把“__”一词换成“__”。 

②[B]处画线句中有一个标点符号用法不对,改法是____ 

③结合段落大意,在段末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让段落变得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①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②,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节选自柳宗元《黔之驴》)

[注]①慭(yìn)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②(hǎn):吼叫。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数小舟             棹:___

(2)于沙上             湮:___

(3)反溯流逆上矣       遂:___

(4)庞然大物也           庞然:___

(5)尽其肉,乃          去: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只知……,不知……”概括讲学家和老虎的“知”与“不知”。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相同道理?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鱼虫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在那里,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请你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