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酸枣树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酸枣树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它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骄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使性子给人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一个个占据了水土肥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xuàn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庇     _____     xuàn_____耀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

(3)“摆首弄姿”在文中的意思是__。“不鄙位卑”中,“鄙”的意思是__

(4)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

 

(1)yìn cì 炫 (2)骄生惯养 娇生惯养 (3)炫耀姿容 轻视,看不起 (4)排比 拟人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此题要注意“荫”应该读四声,“炫”的偏旁不要写错。(2)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娇生惯养”指从小就被溺爱与纵容。(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摆首弄姿”在文中指的是杨树、柳树的自我炫耀;“不鄙位卑”的意思是“不瞧不起地位低下的人”,“鄙”的意思是“轻视,看不起”。(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③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④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 

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赚得行人错喜欢。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⑦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⑧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祭社祈年习俗的句子是“__________”。 

(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以《成长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你从空间”“勇气”“快乐”“挫折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愿为鞍马____________

(2)关山若飞____________

(3)千里足____________

(4)对镜花黄____________

(5)双兔地走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凯旋回朝,天子是怎样奖赏她的?她的要求是什么?

4.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跟着父亲去卖粮

我在暑假要去参加一个考博补习班,可跟我在同一座城市打工的父亲却非要我一起回乡下老家,收稻子。

为了供我上大学,从我读大学一年级起,父亲便随我一起到了这座城市,早出晚归地帮人干杂活。等我读完研究生,当上了教师,父亲依旧没离开,继续辛苦地打工挣钱,希望能帮我早日还清房贷。

一回到乡下,父亲便兴奋地挥舞起镰刀,一束束金黄色的稻子便在他的面前变得服服帖帖,温顺地任由其宰割。

割稻,脱粒,翻晒,忙碌了一周多,稻谷终于归仓了,父亲要划船将它们送到粮站卖掉。

我闷闷地对父亲说:“粮贩们的车都开到村口了,价格还比粮站的高,我们为何要舍近求远,走那么远的水路去给粮站送粮?”

“不是价格贵贱的问题,你不懂。”父亲回应道。

我冷冷地说:“我是没您懂,但我懂得凡事都要讲究效率,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才是王道。而您划船去,就是以最大的付出,获得最小的收益,是不讲效率的做法。”

父亲的脸色瞬间变了,可我依然执意说:“难道不是吗?这点粮食能卖几个钱?”

但无论怎么说,满载着稻谷的小船还是推开了碧波,一点点朝粮站驶去。

船越行越远,河两岸越来越静,人烟也愈发稀少。现在还有谁愿划船出行呢?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交通不发达,生在圩区的人们,出入全靠一条条小船,去干农活、去走亲戚、去镇上做买卖……特别是到了送粮时,家家户户都要划上大半天的船,然后停靠在粮站边的码头,排队等着卖粮。有时要排上好几天,吃住都得在船上。得闲时,放一个鱼钩入水,很快便能钓上一条条鱼,就地烹饪,香味立刻弥漫整个码头。

沿途的岸上,有人会特意凿出几口灶洞,让来往的划船送粮人上岸生火做饭,煮几条从河里钓上来的新鲜鱼虾,解解饿。

但现在圩区的交通发达了,宽敞的水泥路早已修到家门口,河面上也架起了一座座宽阔的大桥,机动车取代了船只,人们出行时,只要一踩油门,便能很快到达要去的地方,还有谁愿划着慢腾腾的小船呢?

卖粮回来的途中,我和父亲依然无话。在一方阴凉、通风的水面上,父亲停下了船,然后拿出一根鱼竿,钓上了几条野生大鲫鱼。晚上,吃着新鲜的鱼肉,一种久违的感动涌上我的心头,我开始后悔白天说话时对父亲的不敬。

晚饭后,父亲悄悄地说:“城里的生活节奏很快,我怕跟其他那些进城务工的人一样,时间久了,忘了本来的自己,忘了还会划船,更怕忘了老天和祖先们留给我们的这条河。每年,只有划上几回船,走几趟水路,我才会感到踏实、心安。”

直到此时,我才读懂了父亲,原来,父亲用船运的不仅仅是满满的一仓稻谷,更是对祖辈的追思,对过去的缅怀和坚守。

是的,船在水面上走,粮在碧波中游,两岸青山来作伴,鸟语花香沁心脾。父亲是对的,一个人,无论走得多远,都不应忘记启程的地方,不应忘了本来的自己和来自何方的自己。

1.“我”对父亲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请依据卖粮过程,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卖粮过程

“我”的态度

卖粮前

__________

卖粮回来的途中

__________

晚饭后

__________

 

 

2.“不是价格贵贱的问题,你不懂。”父亲要“懂”的是什么呢?

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一束束金黄色的稻子便在他的面前变得服服帖帖,温顺地任由其宰割。(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2)船越行越远,河两岸越来越静,人烟也愈发稀少。(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4.卖粮回来的途中,“我”为什么会产生“久违的感动”?

5.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表达上的作用。

 

查看答案

难忘那灶膛的温暖

王庆绪

①小时候,每当我放学回家,向母亲撒娇说自己饿的时候,母亲就会说:“好好,我这就去抱草烧锅。”母亲总爱把“做饭”叫作“烧锅”。

②一会儿,母亲就会背一捆稻草或麦秸回来。再一会儿,灶膛内就会跳动起红红的火焰,铁锅里飘出馋人的油香,小猫哧溜一下蹦到锅台上,“喵呜”一声后便蹲在那里不动了。

③母亲烧饭用的是草锅土灶,它由铁锅、灶膛、风箱、烟囱等几部分组成。

④灶膛是个胖胖的近乎圆柱形的筒子,像个竖放的大鼓,上面放一张大铁锅,煮饭、炒菜、烧开水全靠它。可是,炒菜、烧水一口锅,烧的水里会含有炒菜时残留的油珠,非常难喝,再怎么刷也不行。后来有讲究的人家,支大小两口锅,将炒菜和烧水做饭分开。再后来,又有人在大小两口锅中间架一圆柱形生铁铸桶,里面随时装着水,可以利用烧锅时外溢的热量,将桶里的水烧热,用来洗脸或洗涤器具,很是方便。我们把这种东西叫作“井罐”。

⑤我家的草锅,没有炉钉,而是装了风箱。风箱是一个木制的长方形盒子,两头各留一个风洞,风洞内侧装有一块可以来回移动的挡风薄板。中间是茅头,茅头上有一拉杆通到箱体外面。烧火时,只要握住拉杆上的把手,一推一拉,茅头就会将箱内的空气压缩推出,通过出风口吹进灶膛。拉风箱烧草锅的时候,两手要协调。如果两手不能协调运动,就会使火烧得忽大忽小,甚至断断续续,烧出的饭、炒出的菜就不好吃。拉风箱不能太慢,也不能太急。太慢,风小,不能将草燃尽,火也无力;太快,又容易造成火太猛,将菜饭烧糊,而且油烟满屋,更有甚者,还能将灶膛内的火星吹落到灶门前的草上,引起火灾。

⑥土灶的后端有出烟口,往上就是烟囱。烟囱在室内部分通常是用薄土坯围成的中空方形柱子,过年时,灶王爷画像就贴在这上面。烟囱出屋脊后改为买来的烧制陶烟囱。

⑦曾有多少时候,下学路上,看到家里烟囱冒出淡淡的炊烟,我饥肠辘辘的肚子就仿佛有了着落。到家后,就会倚到锅门前母亲的怀里,看火焰在灶膛内呼呼地升起,欢腾地跳跃。冬天,天气冷的时候,母亲会把我冻僵的小手放在胸前先哈上几口热气,再放进灶膛内取暖。此时,一种比吃饱肚子还要强烈的温暖会瞬时充满我的全身。

⑧今天,在城市,草锅土灶早已被煤、电、气所代替,但我的心里,却始终忘不了那草锅煮出的香喷喷的米饭,忘不了那草锅灶膛里闪动的火光,因为那是一种亲切,一种温暖!

1.段中写母亲总爱把做饭叫作烧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读第④⑤⑥段,按下面表中要求填空。

草锅土灶

形状

作用

铁锅

圆形

A._____________________

灶膛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置铁锅烧饭

风箱

木质的长方形盒子

C.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囱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烟通道

 

 

3.段重点写风箱,说说拉风箱烧草锅的时候,两手要协调的原因。

4.品味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此时,一种比吃饱肚子还要强烈的温暖会瞬时充满我的全身。

5.结合此文,谈谈那灶膛的温暖体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