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武汉中考2018模拟试卷八套(卷七)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面加点的字字音或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 záo 轻捷 人迹hǎn 斩钉截铁

B. 祷告 dàn起伏 亲临其镜

C. yùn 婉转 hān畅淋漓 花枝招展

D. 驰骋 jīn疲力尽 突如其来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  ,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②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  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

③林蓉从容不迫地朗诵了第一段。她读得很 ,很清楚,程老师满意极了,连连点头,眉里眼里都是笑。

A. 鉴别 伫立 畅快

B. 鉴别 矗立 流畅

C. 鉴赏 伫立 流畅

D. 鉴赏 矗立 流畅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选出下列有语病的一项(    )

A. 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生活中沟通思想、传递友善的工具。

B. “实践十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和回收,将极大提高我们微重力科学及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C. 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D. 在河南省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中,来自新乡市实验小学的两名选手分别获得冠军、亚军。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面语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养眼”即好看,“PK”即挑战(单挑),两个加点的网络用语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B. 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 做阴。

C.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D.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称之为“气冰”或“固体瓦斯”。它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的大陆架和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已探明的储量是传统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两倍。“气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专家认为,形成“气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温度,海底温度在2℃至4℃时,适合“气冰”的形成,高于20℃则分解。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气冰”。如果在海底,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海越深,压力越大,“气冰”就越稳定。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在此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气冰”;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生成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在常温常压下,“气冰”则分解为甲烷和水。

埋藏于海底岩石中的“气冰”,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善的开采方案。有专家认为,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因为“气冰”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是绝大多数“气冰’’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气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l:b-'-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10—20倍。如果开采时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而“气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的大量释放。这种气体进入大气,无疑会使地球升温更快。

另外,陆缘海边的“气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至今尚没有非常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翻船。此外,“气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气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气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大陆架滑坡等地质灾害。由此可见,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气冰”,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严气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1.下列对“气冰”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介质混合产生的晶体物质。

B. 是细菌分解海底古生物尸体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在介质中生成的固体结晶水合物。

C. 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

D. 是天然气被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在地壳深处的空隙中与介质生成的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

2.下列对“气冰”“是一种危险的能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气冰”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可能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

B. “气冰”有利有弊,本身就像一柄“双刃剑”,从目前的情况看,“气冰”的危害远大于功用。

C. 如果开发“气冰”资源发生井喷事故,无论对海洋生态还是对海上航行,都会构成极大的威胁。

D. “气冰”在常温常压下会分解为甲烷和水,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可能诱发海底地质灾害。

3.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气冰”的气源有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甲烷,还有在地球深处产生并进入地壳的天然气。

B. 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相比,在导致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气冰”所起的作用决不比二氧化碳小。

C. 如果不进行人工开采,“气冰”矿藏就不会遭到破坏,也不会导致甲烷气体泄漏、增加温室效应。

D. 开发已探明的“气冰”资源比开采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困难,这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海鸥与巷燕

鸥于海渚遇巷燕。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注释】①海渚:海岛。②野:不受拘束。③飙风:狂风。④障:屏障。⑤病:困苦。⑥昧:不明白。⑦忮(zhì):嫉妒。⑧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1.下面句中加点的字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子所 至:到

B. 冻雨得所 蔽:躲避

C. 燕不而去 喻:明白

D. 巷人 方:正

2.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A. 因怒而逐之 / 燕于是始思鸥言

B. 因怒而逐之燕 / 于是始思鸥言

C. 因怒 / 而逐之燕 / 于是始思鸥言

D. 因怒而逐 / 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海鸥觉得巷燕很受拘束,对人有依赖。

B. 巷燕觉得海鸥要经受风吹雨打,很困苦。

C. 巷燕觉得海鸥很嫉妒他,因为人们喜欢他。

D. 海鸥觉得喜爱他人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四、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________________也。《〈孟子〉两章》

(3)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青铜葵花

曹文轩

开镰了,收割了,新稻登场了。

青铜的爸爸赶着拖着石磙的牛,碾着稻子。稻粒不像麦粒那样容易从禾秆上碾下,碾一场稻子,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所有的稻子,几乎是一起成熟的,秋天又爱下雨,因此,全村的劳力,都必须被发动起来,不停地收割,不停地装运,不停地碾场。

深夜,爸爸的号子声在清凉、潮湿的空气中飘荡着,显得有点儿凄凉。

碾上几圈儿,就要将地上的稻子翻个身再碾。通知大家来翻场的,是锣声。

锣一响,大家就拿了翻场的叉子往场上跑。

夜里,疲倦沉重的人们一时醒不来,那锣声就会长久地响着,直到人们一个个哈欠连天地走来。

第一场稻子碾下来,很快就按人口分到了各户。当天晚上,人们就吃上了新米。

那新米有一层淡绿色的皮,亮亮的,像涂了油,煮出来的无论是粥还是干饭,都香喷喷的。

面黄肌瘦的大麦地人,吃了几天新米,脸上又有了红润,身上又有了力气。

这一天晚上,奶奶对全家人说:“我该走亲戚了。”

奶奶是要去东海边她的妹妹那儿。奶奶说,她活不了太久,趁还能走动,她要去会一会妹妹。

爸爸妈妈倒也同意。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奶奶去东海边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过去的这段日子里,青铜家借了别人家不少粮食,等将这些粮食还了,青铜家的粮食又很紧张了。奶奶想,她去她妹妹家住上一段时间,就会省出一个人的口粮。妹妹家那边相对富裕。还有,妹妹家那边,是一个大棉区,每到采摘棉花的季节,就会雇很多人采摘棉花,工钱是钱或是棉花。她想弄些棉花回来,给青铜和葵花做棉袄、棉裤,马上就要过冬了。日子过得这么清贫,这两个小的,却一个劲地蹿个儿,原先的棉袄、棉裤,即使没有破破烂烂,也太短了,胳膊和腿,去年冬天就有一大截露在了外面,让人心疼。

然而,奶奶只说去看看她的妹妹。

奶奶走后,青铜一家人,心里总是空空落落的。

过了半个月,奶奶没有回来,也没有一点儿音信。

妈妈开始对爸爸抱怨:“         

爸爸说:“她一定要去,你拦得住吗?”

妈妈说:“就是该拦住她。她那么大年纪,不能出远门了。”

爸爸很心烦,说:“再等些日子吧,再不回来,我就去接她回来。”

又过了半个月,爸爸托人捎信到海边,让奶奶早日回家。那边捎话过来,说奶奶在那边挺好的,再过个把月,就回来了。

不出半个月,海边却用船将奶奶送回来了。船是夜里到的。陪奶奶回来的,是爸爸的表兄。他是背着奶奶敲响青铜家门的。

全家人都起来了。

爸爸打开门,见到这番情景,忙问表兄:“这是怎么啦?”

表兄说:“进屋再说。”

全家人都觉得,奶奶变得又瘦又小。奶奶却微笑着,竭力显出一副轻松的样子。

爸爸从表兄的背上将奶奶抱起,放到妈妈铺好的床上。爸爸抱起奶奶时,心里咯噔一下:奶奶轻得像一张纸!

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

奶奶说:“天不早了,一个个赶紧睡吧,我没事的。”

爸爸的表兄说:“她老人家在那边已经病倒十多天了。我们本想早点儿告诉你们的,但她老人家不肯。我们想:那就等她好些吧,好些,再通知你们。没想到,她的病非但不见好转,倒一天一天地加重了。”他回头看了一眼床上的奶奶,声音有点儿颤抖,“她是累倒的。”

“她到了我家后,也就歇了两天,就去棉花田摘棉花了。别人无论怎么劝她别去摘,她就是不听。直到有一天中午,她晕倒在棉花地里。幸亏被人看到了,把她送了回来。从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能起床……”

青铜和葵花一直守候在奶奶的床边。

奶奶的脸似乎缩小了一圈儿,头发白得像寒冷的雪。

她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青铜和葵花。

青铜和葵花觉得奶奶的手凉丝丝的……

1.根据上下文内容,补写文中横线上的内容。

2.小说开篇几段描写了新稻登场的情景,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根据文意分析“奶奶说,她活不了太久,趁还能走动,她要去会一会妹妹”中“活不了太久”在文中的作用。

4.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奶奶有哪些形象特点?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你们小组分配的任务是到某社区去宣传消除雾霾的意义。你觉得可开展哪些活动?请你写出四个活动。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活动四: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假设让你回家对家人宣传这次活动,请你以简明而得体的语言讲讲消除雾霾的意义以及对家人的相应要求。(字数100--120字)

 

七、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时候,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这时,大哥找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挂在扁担的两头。当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时,顿感轻松。借助工具,可以提高效率。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 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