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宿州埇桥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历史年代与世纪的计算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中必须要掌握技能之一。公元前209年,在时间的表述方法上还可以写作

A. 公元前2世纪早期

B. 公元前2世纪末期

C. 公元前3世纪早期

D. 公元前3世纪末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对秦军大声疾呼:“你们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A. 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 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 将士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D.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

A. 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 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C. 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D.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强烈共鸣。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倡教育公平,其主张是

A. 因材施教

B. 为政以德

C. 有教无类

D. 齐之以礼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 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近年来,中纪委(中共中央的监察机关)大力反腐,将多个“大老虎”绳之以法。在古代中国的秦朝,与中纪委有着类似职能的官员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十三刺史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汉朝文帝、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与这一局面形成息息相关的是

A.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B. 分封制度的建立

C. 盐铁官营的实施

D. 平抑物价的成果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是汉代后期画像砖上的讲经图案,这里的“课堂”使用的教材应该是

A. 道家学说

B. 儒家典籍

C. 黄老学说

D. 诸子学说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与历史典故有关。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与以下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A. 城濮之战

B. 巨鹿之战

C. 淝水之战

D. 官渡之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大禹治水

②班超经营西域

③大泽乡起义

④官渡之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公元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四个王朝都是定都在

A. 长安

B. 洛阳

C. 建康

D. 平城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图“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民族融合

B. 在外交往

C. 国家统一

D. 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届政府均采取措施加快新疆的建设和发展步伐。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标志是

A. 西域都护的设置

B. 长城的修建

C. 丝绸之路的开辟

D. 刺史的设置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导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分裂割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B.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 黄巾起义

D.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公元230年,吴国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当时的台湾被称作

A. 台湾

B. 琉球

C. 夷洲

D. 柴桑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这充分说明了(   )

A. 统治阶级的腐朽    B. 社会经济的繁荣

C. 制糖技术的发达    D. 丝织技术的高超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民族融合

B.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 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D.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周杰伦有首歌中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兰亭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它的作者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苏轼

 

二、列举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请写出下列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1)秦朝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_____,作为统一的文字颁行全国。

(2)汉武帝接受___________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3)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___________为丞相,锐意改革,厉行法治,加强集权。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请根据提示信息填写相关内容。

(1)战国时在岷江上修建的水利工程___________,至今发挥着巨大作用,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2)秦朝时期,修筑西起___________,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

(3)南北朝时期,科学家___________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领先于世界近千年。

(4)东汉神医华佗,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1)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___________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曹操采用___________的措施,组织军队和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为统一黄河流域打下了基础。

(3)北朝贾思勰编写的《___________》,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三、判断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对的打“正确”,错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传说炎黄部落曾与蚩尤部落在阪泉激战,蚩尤大败,炎黄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

改正          

(2)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秦朝开始

改正          

(3)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改正          

(4)为了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圆形方孔钱

改正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复杂,各民族加强了交流,江南得到开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  西晋末年,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还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地区

——摘自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降职和罢官)。”

——引自《资治通鉴》

(1)认真观察材料一,写出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①和②的名称,哪次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人口迁徙的主要方向是什么?对人口迁入地经济的开发有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4)综合以上材料,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创新是贯穿这一时期的一条明显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篇)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前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的“商君”是谁?依据材料一说出使秦国“倾邻国而雄诸侯”的经济措施有哪些?

(制度篇)

材料二:图说历史

(2)材料二图一,秦朝开创的哪一制度对我国地方行政影响最为深远?图二反映了汉朝皇帝采取的什么措施?这两项措施有什么相同的作用?

(外交篇)

材料三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创举在中外交流上产生什么影响?

(科技篇)

材料四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传统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4)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同时期产生一部医学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这部著作是什么?

(5)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你认为在国家发展方面上可以给当代人哪些有益的借鉴?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探究一)“走进古丝路”

(1)图一古丝绸之路的起点A是           (城市),终点B是           (大洲名或国名)

图二汉朝海上丝绸之路有许多条航线,最重要的一条从哪个东南沿海出发,穿过马六甲海峡,向西最远到达哪里?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改进造纸术的关键人物是谁?同时佛教传入我国,丰富了中国文化。那么,佛教产生于哪国?南北朝时期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请你举出两个最著名的石窟。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况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

(探究二)“走出新思(丝)路”

材料三  “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关于国家共同发展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实现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

(4)根据材料三指出要继承和发扬哪些“丝路精神”,才能实现新时代各国共同繁荣的梦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