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血脉,那么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   )

A. 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B.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C. 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下面选项中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内涵相一致的是(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万众一心,天道酬勤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愚公移山,大禹治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丝毫不亚于当年的万里长征。我们要牢记、学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才能跨越今天的雪山草地,攻克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这告诉我们(  )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为中华民族攻坚克难提供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的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不同时期具有相同内涵

长征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随时代发展不断丰富

弘扬长征精神,就是为民族的复兴强基固本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文)天道酬勤,“应是孩子的必备素质但如今勤劳却被质疑勤劳挣钱被认为是死脑筋;勤奋学习被嘲笑为不聪明;勤恳工作被定义成有点傻。因此加强勤劳教育迫在眉睫。加强勤劳教育有利于()

A. 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B. 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C. 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D. 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

 

下列典故中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A. 愚公移山    B. 屈原投江    C. 苏武牧羊    D. 岳母刺字

 

九零后而言,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 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B.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C.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D.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唯独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灵魂不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亡国后,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复活了。这表明(  )

A. 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决定作用    B. 民族精神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 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民族文化的竞争

 

划龙舟、吃粽子、浴兰汤,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影响最为广泛。《九歌·国殇》中的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的精神写照。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该诗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祸福趋避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文)要把中华诗词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们传承古代经典,不是单纯的背诵一些诗词,而是传承中华民族文明。也不是只知其文不解其义,而是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

A.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B. 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 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D. 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中华世纪坛序写道: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下列选项中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

①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     

②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能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和睦相处 

④能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22022/70447) 首页 上一页 22017 22018 22019 22020 22021 22022 22023 22024 22025 22026 2202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