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10分)

晚清学人杨守敬

杨守敬(1839一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19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

    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42岁时,他作为清政府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翔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政府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48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20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

    杨守敬的学术代表作是完成于1904年的《水经注疏》。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裁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引的故实都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也多有订正。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注图》,图文互证,相得益彰。

1.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他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B.杨守敬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   

  c.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2.下列有关杨守敬舆地学研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守敬的《水经注疏》.是在全面总结明清两代《水经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

  B.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是杨守敬《水经注》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

  c.在杨守敬留下的83种著作中.有一部分是中国传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D.杨守敬对《水经注》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考证,还编制了《水经注图》。

3.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4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                            ,               

    ① 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 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③ 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 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 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⑥ 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     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      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 年轻  以至   踌躇满志           B. 年青  以致  踌躇满志

C. 年轻  以致    自鸣得意           D. 年青  以至  自鸣得意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聚沙成塔,集掖成裘,只有契而不舍地学习,才能积累全面丰富的知识。

B.乡村风光,甚觉宜人,野外景致,殊有情趣,远近树木参天,蔚为大观。

C.他的散文和小说富有诗情画意,也不乏扣人心弦之笔和感人肺腑之言。

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听到带有浓郁山野情调的中国民歌,感到别有风味。

 

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清澈/掣肘    殷红/湮没   瞠目/螳臂当车

B.箴言/斟酌   蛊惑/商贾    船舷/扣人心弦

C.联袂/抉择   整饬/炽烈   辍学/风姿绰约

D.徘徊/脚踝   戏谑/琐屑   屏气/摒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每空2分,共4分)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前两句以江山花鸟四景写清新、明媚的春光,运用        手法来表现诗人的                思想感情。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每空1分,共8分)
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江山如画,            
⑵四十三年,                              
⑶莫道不销魂,                            
⑷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                 
⑸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
相如既归,赵王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1.下列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相如为上大夫 拜:授予官职

B.其后秦伐赵,石城 拔:攻下

C.道里会遇之礼毕 度:估计

D.左右欲相如 刃:刀子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 请奉盆缶秦王,相娱乐

A.赵王为贤大夫

B.赵亦盛设兵待秦

C.相如请得颈血溅大王矣

D.相如功大

3.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B.于是相如前进

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D.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4.下列对情节、人物及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渑池之会是秦王玩弄的又一次阴谋,名曰“为好”,实则欲侮辱赵国,甚至劫持赵王。但蔺相如事先做好准备,相会时运用策略针锋相对,使秦王的阴谋彻底落空。

B.渑池会前,廉颇和蔺相如都预料到这场斗争的严重性。廉颇向赵王诀别时说“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表明他对赵国前途的深谋远虑。

C.渑池之会正面描写蔺相如在外交斗争中机智勇敢的精神,侧面描写廉颇在军事斗争中所起的重大后卫作用。

D.渑池会上,主要在秦王和赵王之间,展开了一场侮辱与反侮辱的斗争。对秦王展开的攻势,赵王针锋相对,使秦王不得不转攻为守,以至秦王的阴谋不仅没得逞,自己反而受辱。

5.翻译(每小题3分,共6分)
⑴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⑵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连公府不就 辟:召,征召

B.安帝闻衡善术学 雅:文雅

C.衡下车,治威严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D.再迁为太史令 再:两次

 

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

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B.空自苦亡人之地

C.乃幽武置大窖中

D.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33036/35971) 首页 上一页 33031 33032 33033 33034 33035 33036 33037 33038 33039 33040 3304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