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请认真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的评价角度有什么不同?(2分) 杜牧的诗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王安石的诗是从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评价的;李清照的诗是从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评价的。 2.这三首诗的作者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4分) 例: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阅读《沁园春·长沙》上阕,回答问题(5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句中有两个字用得非常妙,请找出并分析其妙处。(2分) 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的“问”字值得玩味,诗人为什么要问?从问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
|
文言文阅读(22分) 颜斶说齐王 齐宣王见颜斶【chù,人名】,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则再拜而辞去。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选自《古文观止》 1.下列各句划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2.以下几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颜斶“不畏权贵、洁身自爱”的一组是( )(3分) ①士贵耳,王者不贵 ②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③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④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⑤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⑥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3分) (2)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3分) 5.课内翻译,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3分)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分) (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分)
|
|||||||||||||
下列语句中的“在”属于介词的是( ) ①我在家 ②他在黑板上写字 ③把东西放在桌子上 ④他在看书 ⑤在家要孝顺父母
|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
下列特殊句式跟例句一致的是( ) 例句: 大王来何操?
|
|||||
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下列画横线的字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
|||||